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11-30 01:02陈德助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抗凝治疗临床分析房颤

陈德助

【摘要】目的 探讨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更有效治疗心内科房颤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药物为华法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卒中、出血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脑血栓发生率31.11%(28/90),显著高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10.29%(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肤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率4例,发生率为14.70%(10/68);观察组皮肤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4例,牙龈出血率8例,发生率为20.00%(1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全部达1.5~2.0时华法林平均用量为(3.0±0.57)mg。结论 合理使用华法林抗凝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房颤;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3.0.0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可导致卒中和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使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1]。目前临床上认为华法林是心房颤动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其存在潜在出血的危险,且长期用药需要长期坚持检测INR,影响其坚持服用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为探讨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1.9±5.9)岁,心脏瓣膜病性房颤23例,非心脏瓣膜病性房颤45例;观察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60.2±4.7)岁,心脏瓣膜病性房颤63例,非心脏瓣膜病性房颤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①经3次及以上心电图证实为持续性房颤,排除资料不完整及未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患者。②经卒中风险评估(CHADS2)评分[2]在3~6分,HEMORR2HAGES[3]在≥2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0.1 g/次,每月定期采血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RN)。

1.2.2 观察组

华法林治疗起始剂量为3.0 mg,服用药物的前2周每2天检测IRN一次,根据IRN调整用药剂量,达到目标INR后,可改为1个月检测1次。用药期间密切关注血栓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疗效评价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栓塞、卒中、出血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

观察组服用华法林3天后,INR<1.5的总计43例,1.5~2.0的22例,2.0~3.0的15例,>3.0的10例;服用1个月后,所有患者全部达1.5~2.0,平均用量为(3.0±0.57)mg。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所有患者随访在1年以上。对照组脑血栓发生率31.11%(28/90),显著高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10.29%(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肤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率4例,发生率为14.70%(10/68);观察组皮肤出血6例,消化道出血4例,牙龈出血率8例,发生率为20.00%(1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房颤抗凝药物主要有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新型抗凝药物Ⅱa 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和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4]。华法林可减少房颤脑栓塞的危险性,但同时也会因为抗凝过度而加大出血的概率。华法林的抗凝防栓作用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常呈正相关[5],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法林的临床应用:如出于对出血并发症、患者不能按时检测IBN等。

为探讨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更有效治疗心内科房颤患者提供理论依据,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对比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的临床效果和不浪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华法林的有效率更高。合理使用华法林抗凝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房颤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祖禄,韩雅玲.心房颤动卒中危险分层和抗栓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1):27-30.

[2] BrianF,Amy D,Willian S,et al.Validati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stroke: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atrial fibrillation[J].JAMA,2001,285(22):2864-2870.

[3] Gage BF,Yan Y,Milligan PE,et al.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predicting hemorrhage: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Atrial Fibrallation(NRAF)[J].Am Heart J,2006,151(3):713-719.

[4] 刘梦林,万 军,王梦龙.华法林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01-103.

[5] 黄 煜.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9):139-140.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抗凝治疗临床分析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探讨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分析肺栓塞呼吸内科临床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