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焕权
摘 要:智能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的技术浪潮,配网系统也深受现代智能技术的影响,正在逐渐得以优化、完善、发展,智能配网发展中涉及多重技术。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结构与特征,然后探究了智能配电网建设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结构;特征;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智能配网作为重要的现代化网络系统,实际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传统电网相比,智能配网体现出多方面的优势功能,得益于多重技术的支持,配网能够高效、安全、持续地运转,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确保用户安全用电。
一、智能配电网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智能配网是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形成的配网系统,内部包括以下系统:主站与子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网远程终端等。凭借对配网不同环节、模块以及设备等的智能化优化,再配合GIS技术,达到配网同电力系统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配合,不断地优化配网的运行,当配网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能够高效、及时地锁定故障位置,并及时隔离、解除故障,以此为基础来为用户供应高质量的供电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用户,供电企业与智能配网系统间的协作。
不同于普通配网,智能配网实际运行中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供电。智能化研判与处理故障,控制灾害侵扰,控制用户遭受的干扰,减少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通过微网系统达到配网的自愈。
2.高质量的电能。依托于电子科技、补偿技术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等,达到对电压、无功等的控制,提高电压质量,确保为电气设备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支持。
3.较强的互动性。利用智能电表和用电客户取得通信联系,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服务,创设有利条件确保分布式发电模式下的用户能及时向电网输送电能,使更多用户享受额外的服务,一切服务都围绕客户展开。
4.充分使用电网资产。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监测,并能自动进行状态检修,确保电气设备长期使用,科学控制潮流,线损以及经济投资等。
5.良好的兼容性。大规模的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设备等都被链接到配网系统,能够达到同配网的无痕对接,达到随时接入随时使用,确保配网的安全、高效、灵活运行。
二、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1.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网技术
微网技术是一项综合型技术,其中主要涵盖现代化电子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等。组合了众多分布式发电单元与负荷构建一个独立的系统,从而为用电客户提供各种能源服务。通过科学地控制与管理,微网能够并行运转,或者独立于主电网独立运行,同时能达到两类运行模式的紧密过渡与对接。其中DG为微网的构建提供物理基础,DG的并入能为智能电网带来多方优势,体现在:确保电网安全供电、确保电网灵活地发电、增强其抗灾能力、便于启动,良好的调峰功能,为负荷平衡创造有利条件,成本低,有效负荷多种场合的用电,控制输电过程中电量的浪费与损耗。与优势对应的劣势问题必然存在,体现在:需要深入调整电压、继电保护问题,同时,短路电流以及配网电能质量等都可能受到不良干扰。
随着多种现代化智能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为微网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智能化微网逐渐形成,它具备普通网络的一切功能,同时,可以集中克服一切技术难题,能够支持未来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的良性发展。所谓的智能化微网事实上属于一个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如图1所示。
智能化微网实际运转中具有显著的独立性,供应高度安全、稳定的电能,根据用户需求来提供多重服务,分布式能源得以深入运用,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微网同智能电网之间有着严密的关系,智能微网可以有效运用自身优势来支持配网的建设与发展。
2.AMI技术
自动抄表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高级量测系统AMI,该系统不仅具有AMR的一切功能,同时,也被深入运用,此技术体现出下面的特点:测量数据双向通信,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在线获取,在AMI网络系统中,测量点能够实现自动化注册,当系统有通信故障时,AMI可以再次建构,回归常规功能。AMI系统的主体结构包括:智能表计、回程传输单元、通信网络、数据管理系统等。将其同配电管理系统有效配合,能够全面提升配网的运行效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托于AMI系统,能够同现场设备通信,科学地估量配网运行状态,积极优化无功电压,实现用户同电网间的互动交流。该系统运用中则要迎接以下挑战:AMI不同组件将的信息通信,所选通信方法,元件是否具有兼容性,能否达到各个厂商间信息采集、监控等的妥善联系。同时,网络安全可能面临挑战,特别是数据信息的秘密性、实用性等。
3.配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
该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上辅助配网自愈,具体体现为:自我适应性保护,自动化锁定配网故障位置,同时,也具备网络重构与无功控制类似的功能。其中仿真技术则主要负责科学评估配网状态,优化配网潮流、预测负荷,所涉及的建模工具有:发电模型、负荷模型、网络拓扑分析等。该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
依托于实时软件平台,以及数据分析模型、多种高端预测技术扥,通过参照配网的框架结构、运行状态等达到对配网状态的客观化、精准化评估,同时,能适时地优化配网的运行,并科学预测出配网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为运维人员的运维工作提供合理依据,达到配网故障的自我恢复和愈合的目标。
4.配网自愈控制
在高端的数据原理、控制原理基础上所创建形成的自动判别算法,该算法适合用于配网薄弱区段、故障区段、检修区等区位。能够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对配网的运行水平进行评价,例如:电能质量、经济性、稳定性、兼容性等。同时,也能有效执行不同区域的控制方案,提高配网运行质量,达到自愈控制的目标,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经济、环保的供电服务环境。要想达到配网自愈就要达到具体标准:
第一,配置了多项智能化开关以及配电终端。智能开关安全稳定,性能较高,同时,能够进行在线监测,能灵活适应环境,自行诊断故障。有效适应多种通信模式,能够进行远距离诊断与维护,各类配电终端能够进行远距离遥测、控制、通信等。
第二,多电源支持,拓扑结构安全、灵动。智能化配网要尽量达到手拉手供电,同时具有兼容分布式发电功能,良好的调度功能,要确保网架稳定、安全、灵活,要不断优化拓扑结构。
第三,安全稳定的通信网络。必须确保配网安全、稳定,这样才能确保通信网络受破坏时,启动新的通信网络,达到安全运行的目标。
智能配网自愈与优化控制系统主要体现出下面的运行优势:全面提升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安全持续地测试出配网运行状态,不断优化运行达到自愈,实际运行中体现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结语
智能配电网是现代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智能配网实际运行中需要各种现代化智能技术的支持。配网的安全运转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大配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配网的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宏伟.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技术[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0(1):121-128.
[2]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42-48.
[3]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3(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