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6-11-29 10:47唐博
艺术评鉴 2016年15期
关键词:声乐技能音乐

摘要:随着音乐盛会和音乐选秀节目的盛行,社会对地方高校培养出的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着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本文从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现状出发,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出路和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促进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声乐教学 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137-02

音乐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层面的消费品,随着世人对音乐艺术追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在音乐人才培养上结合社会市场需求,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声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领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音乐教师和歌手发展成音乐编辑、琴行培训管理者、家庭音乐教师等。就业方向的改变,导致高校在声乐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要依据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一、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声乐课程教学内容参差不齐

地方声乐教学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是讲授理论知识和技巧,强调声乐技能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但是,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教师没有从学生四年的在校学习规划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全盘规划,学生没能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系统全面的声乐知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以声乐小课为主要授课模式,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在目前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上在教授学生人体歌唱器官构造、声乐文化、科学发声、声乐作品赏析、声乐舞台表演等内容上因教师知识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地方高校的声乐课程设置与艺术实践有效结合的关联不大,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并没有得到有机的统一,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

(二)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华而不实

地方高校因地域性、人才培养定位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在声乐课程教学模式上也存在问题。部分高校加大声乐教学设备的投入,为了与教学设备相匹配,课程设置的内容不具有实质性,声乐教学模式出现华而不实的现象。例如,某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迎合社会对网络歌曲的需求,为音乐系配置了大量价格不菲的MIDI制作设备,在声乐课程中开设MIDI录制课程,让学生在录制歌曲的过程中使用这些设备;然而,仅有少量的学生加入到网络歌曲创作队伍中来,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水平不具备操作专业性很强的MIDI录制设备,对于大量的学生而言MIDI录制设备仅是摆设。在声乐课程教学模式上很多高校开设了“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小组”“大班课”等不同层次、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但没能结合自身特色、师资水平、学生层次等因素展开教学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三)声乐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足

音乐艺术是表演艺术,声乐艺术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提高。目前,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歌曲演唱、理论教学。受课时总量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声乐课程的实践课程偏少或几乎没有,学生仅在声乐课堂中学习专业技能,没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表演。由于学生在情感体验、心理素质、唱歌能力、嗓音条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实践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不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与声乐艺术的教学目标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地方高校在声乐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实践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实践表演,开设舞台表演、歌唱排练、教学实践等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声乐演唱、表演、教学上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战水平。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出路

(一)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声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服务地方音乐教育工作的声乐老师,教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声乐知识,或是成为地方音乐艺术的演员等。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并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声乐教学改革。地方高校除了设置声乐小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唱技巧,提升其唱歌水平外,同时还要设置音乐心理学、声乐教育学等应用型课程,提高学生的授课技能。让每一位从地方高校音乐系毕业的学生,能够尽快的投入到工作岗位中,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以学校的转型发展为契机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地方高校都在进行转型发展的调整,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转型发展必然带来教学改革。声乐教师和学生要抓住学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在声乐教学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嗓音条件从发声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在就业导向下为其选择合适的演唱曲目,甚至是专从某一类型的音乐内容着手,提高学生的个性演唱技能,采用扬长避短的方式对其进行培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音乐会”和“音乐艺术节”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不断改革,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比赛,在比赛中了解个人演唱技巧的不足,并加以提升。

(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从社会对声乐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应用型的声乐人才应该具备“学”“教”“研”“导”“创”等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发音和吐字,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声乐学习的每个阶段和所有课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应用性,不论学生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是成为音乐知识的教授者和引导者,还是艺术魅力的追寻者,从事音乐创作,向更深、更广的音乐领域发展,都是将音乐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目标和追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从而让学生的演唱技能、创作技能等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融入民族声乐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本国的声乐知识,还要学习世界不同国家的声乐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声乐知识的妙处,并将其融入到我国的声乐体系中,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音乐元素。学生要学习外国声乐中的优秀部分,但主要的学习精力还是放在中国民族音乐上,让来自彝族、藏族、傣族等不同民族的声乐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不同的民族在唱歌曲调、发声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述学习本土音乐和本民族声乐知识的重要意义;同时,民族声乐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汇聚,让学生了解民族歌曲的文化内涵,可以丰富学生的声乐知识体系。

(二)巩固声乐理论,完善教学体系

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艺术节、歌唱比赛和选秀节目的结合,能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优化声乐教学体系。地方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从理论或技能某一方面着手,要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两者缺一不可。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只注重演唱技能的培养,忽视乐理知识的掌握,当某一个音符、字词在演唱中出现偏差,学生只知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及改正的方式,并不知道产生错误的原因,也不知道再次遇到同类的演唱问题,如何将其有效的解决。因此,地方高校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声乐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提升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开展艺术实践,丰富教学内涵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非常重视声乐演唱技能的教授,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较低。这种课程设置结构,导致学生的声乐知识掌握的较为片面,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制约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学生在课堂内部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才能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演唱技能、舞台表演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的声乐素养,巩固个人的声乐技能。通过在实践课程、舞台表演、专业比赛中对演唱技能进行修正,让学生灵活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并且形成良好的专业表演能力。地方高校通过艺术实践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舞台魅力,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结语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对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音乐人才,声乐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时空,2015,(23).

[2]刘璇.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调查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声乐技能音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拼技能,享丰收
音乐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