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进阶式”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

2016-11-29 05:32王惠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模块化能力

王惠

【摘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并且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素质和能力。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重置要兼具实用性与实践性原则。课程的设置做到科研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模块化”课程群,进行进阶式排列设置,以此提高培养专业人才的效率。

【关键词】能力 模块化 进阶式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3DB094)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1-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意化创产业”长足发展,使得我国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进行具有专业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只有完善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及时研究、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针对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形成个性化教学,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引领市场能力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一、明确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培养目标,并进行组织和编排课程系统化的过程。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所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判断教学质量和评价教学发展水平的依据。视觉传达设计是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由于涉及领域十分广阔,所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在具备深厚设计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相关各个领域的知识。要具备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公众审美及自然环境与人际关系的了解与适应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目前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并且能够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素质和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模块化、进阶式课程体系”

1.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贯穿课程体系。根据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要,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本科学生通过大学四年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具备综合的素质以及专业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国内各大艺术设计类高校培养方向上看,基本可以归纳为专业基础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格内力、策划能力、引领市场能力的培养这七个方面。

2.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模块化”课程群。模块化教学是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分解、排列成各种组合单元,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将相关单元组合成模块。各个单元模块具有不同教学侧重点,解决专业不同方向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先进性,可以通过调整模块内课程组合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及专业方向发展的调整。对于视觉传达这类实践性强的专业来说,“模块化”课程群教学模式具有层次分明、主题性强的特点。专业基础课、通识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的设置做到科研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模块化”课程群,以此提高培养专业人才的效率。一方面,根据“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增设《设计心理学》、《传播学》等包含设计史论及与视觉传达相关的学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式美感与人文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模块。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打散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编排,进行课程的“模块化”重组,构建课程群。在所建立的每个“模块化”课程群设置一个课题研究组,教师进入课程群组,通过课程组进行专业教学与研究活动,每位教师也可以同时参与不同课程组的教学与研究。这样可以确保每位任课教师能够对本专业的教育方向与教学进度做到充分了解与掌握,便于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渗透与衔接。

3.设置“B+LE +M+P ”进阶式教学体系。本科四年教学以B(基础模块)——LE(通识教育模块)——MPS(多样性专业技术模块)——P(实践模块)进阶式排列设置。模块安排遵循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1)“B”即Basis(基础),“LE”即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在本科第一学年设置“专业基础模块”与“通识教育模块”进行教学。“专业基础模块”包括“绘画理论”及“设计基础理论”两部分教学内容。“设计基础理论”大致包含《构成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设计基础技能以及理论方法。绘画教学内容强调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启发性教学,在训练学生基本造型能力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识教育模块”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概论》、《传播学》等设计史论及视觉传达专业相关理论的研究。着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及对形式美的感知,并且了解如何使之与视觉传达相结合的应用过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设计史论类课程主要通过视觉传达相关设计史论的学习,从中汲取精华掌握装饰手法的一般规律,并对经典部分加以研究做到“为我所用”。与视觉传达相关学科主要围绕《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人文知识、社会学学科进行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得学生设计作品时避免脱离市场需要的设计,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使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在其商品整个经济活动中的目的与作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2)“MPS”即multifarious professional skill(多样性专业技术模块)。在本科第二、三学年设置“多样性专业技术模块”进行教学。在该模块设置中根据课程培养侧重点设置子模块,包括“图形符号研究模块”、 “视觉推广设计模块”、“商品视觉设计模块”、“数字自媒体设计模块”等。模块之间课程以进阶式排列设置,模块内课程安排遵循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每个模块针对一个主要课题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等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实战设计能力及职业素养。

(3)“P”即practice(实践模块)。在本科第四学年设置“实践课程模块”进行教学,课程设置《设计交流》、《项目实训》等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的相关课程。例如,通过《项目实训》课程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如何做有效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设计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避免纸上谈兵诸多弊端,同时使学生了解商业运作流程以及设计流程。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新时代。高校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高校的教育使命。作为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从而探索适合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以更好的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建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设计艺术,2013.

猜你喜欢
模块化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基于模块化控制系统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幽默是一种能力
模块化住宅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从模块化中得到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