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宁宁
【摘要】使学生认识“真实的科学”就是要使学生清楚“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的发展模式是怎样的?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如何通过物质描述的教学语言表示真实的科学应注意理论负载性、对象明确性和感知差异性等方面。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化学是怎样的。
【关键词】真实科学 描述性语言 中学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6-01
化学课堂上,教师常常要向学生介绍与化学有关的客观事物,当然就需要对它们进行描述。但大多数教师只是将关注点放在教学层面上,认为最重要的是追求语言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当然,这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有这一点的话就缺失了化学学科作为理科的一些科学属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科学的,这正是理科课堂应该向学生传递的。
例如,传统的科学观认为观察是对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物、现象和过程进行的真实描述,是中立、客观的活动,所得的数据一定是客观的。但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当代科学观却认为不可能有“绝对客观、理性、毫无成见的观察”,不同的观察者即使在相同地点观察相同的现象,所观察的结果都有可能不同,因为观察者感官所察觉到的信息最主要决定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故观察的结果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事实上已经渗透了理论。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时要应用适当的语言向学生渗透“进行着的描述是负载着描述者本人所秉持的理论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思想。
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描述性语言具有“理论负载性”以外,在进行物质状态进行描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象明确性
科学观察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相对于日常观察的随意性,它是一种有意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是为着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性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的。
在化学教学中,为使学生对物质有更具体和直观的了解,教师就要在教学语言中明确描述的对象和描述的目的,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描述些什么物质,描述物质的哪些方面;也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描述这些。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进行观察和描述。
例如,在描述钠的物理性质时,如果教师的语言为“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但暴露在空气中的钠表面常是暗灰色……,常保存在煤油中……”则由于学生接受的信息是混乱的,很可能对钠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如果教师的语言为“钠的颜色是银白色,但暴露在空气中的钠表面常是暗灰色;光泽程度具有金属光泽;状态是固态……保存方法是保存在煤油中”这样,在除了细心观察钠的物理性质以外,学生就会思考钠的化学性质有怎样的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自觉地选择观察重点,使学生在观察中真正做到眼、脑并用。
二、感知差异性
观察的起点被认为是感性材料,它是指一些特定的印象:如颜色、形状、气味、光滑等等。但由于个体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上的差异,对待同一件事物,个体的感知结果不尽相同。但是科学知识必须是公共可以共享的,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帮我们解决了这个两难的问题。该理论认为,存在一种公共、科学的对人类感觉进行描写的一种语言,它反应的是共同的或者说是种属的结构,而不是个体的独特结构。
因此,在化学课堂上对物质的状态进行描述时,教师应该慎重选择教学语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实例来说明,使学生了解对同一物质的观察和描述,个体间会寻在感知方面的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人们感觉的相似性和描述语言的公共性,在合适的范围内感知方面的差异并不会对人们的交流产生影响。
例如,在描述FeSO4与NaOH反应的中间产物Fe(OH)2时,如果教师只是说:“我们发现,反应过程中有灰绿色的絮状沉淀生成”会使学生产生“我看到的和其他人看到的一样,都是客观事物的本来状态”的看法。如果教师的语言变成:“有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的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但大多数同学观察到的是……”则学生就会切实体验到个体对同一现象是存在感知差异的,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具有“独特性”。若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说明“这样的差异并不能说明哪位同学观察错了,只是人与人在感知方面不尽相同而已,但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人们的感觉构造大体上是相似的,并且我们用来描述的语言也具有公共性,这样我们看,大多数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在科学认识的角度上明了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除了具有“独特性”外还有“公共性”、这不仅会使学生对其所进行的观察描述活动的理解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能够消除学生对科学怀有的神圣感,更易理解科学的社会性。
化学教育是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语言又是化学教育的载体,因此在教学语言生动、准确的基础上,化学教师应更多关注其在反映真实科学上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真实的化学。
参考文献:
[1]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40.
[2]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12.
[3]宋心琦.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大学化学,2001(2)45、44.
[4]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50
[5]郑长龙.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高中化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