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耀国 宋凤香 赵书香 郑庆州 赵传超 刘新路
(1,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恒安泰事业部 253034;2,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局 253034;3,山东省聊城市家禽研究所 252000)
产房仔猪腹泻类型及原因和应对策略
白耀国1宋凤香2赵书香3郑庆州1赵传超1刘新路1
(1,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恒安泰事业部 253034;2,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局 253034;3,山东省聊城市家禽研究所 252000)
产房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其临床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作者就不同原因导致的仔猪腹泻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并附妥善处理方案,以期为帮助养殖户在实际生产当中解决产房仔猪腹泻问题,尽量减少腹泻带来的经济损失。
仔猪;产房;腹泻;应激性;寄生虫;策略
产房仔猪腹泻一直都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问,近些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动保行业研发力量的提高,大型养殖集团对控制产房仔猪腹泻问题还比较好,除了病毒性腹泻引起的大爆发性产房腹泻外,其他原因导致的产房仔猪腹泻问题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中小规模的养殖场,也就是50~500头母猪场来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专业从业人员和临床检测手段,对产房仔猪腹泻问题还是控制的不理想,每年由于仔猪腹泻问题导致的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僵猪甚至死亡现象不胜枚举,严重影响了中小规模猪场的运营状况。笔者总结分析当下中小规模猪场用料、用疫苗和用药情况,对引发产房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中小规模养殖场控制产房仔猪腹泻,减少经济损失起到积极作用。
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的病原性原因主要有3种: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
能够引起产房仔猪腹泻并且需要我们比较注意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和C型魏氏梭菌。
大肠杆菌作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可以引起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仔猪黄痢多发于1~3日龄仔猪,粪便呈黄色糊状或黄色水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仔猪白痢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粪便呈乳白或灰白色,死亡率低,患猪主要表现为下痢和脱水消瘦;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仔猪,死亡率高,表现为水肿、共济失调。具体病症厉害程度取决于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及仔猪的年龄和免疫状况,一般仔猪日龄越大死亡率和发病率越低。
C型魏氏梭菌主要引起7日龄内仔猪发生红痢,本病高度致死,一般诊断看仔猪粪便和剖检病死猪发现肠道有弥漫性出血和坏死性肠炎即可确诊。
能够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的病毒有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2型以及蓝耳病毒,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全国10多个省市以及全国几十家猪场100多份猪腹泻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的分析报告,流行性腹泻病毒检出率为65.7%,传染性胃肠炎检出率为27.6%,轮状病毒为25.4%。其他如猪瘟、蓝耳、伪狂犬、圆环2型为零星检测,所以大致可以认为,目前主要引起产房仔猪腹泻的病毒为前3种,但不排除有其他病毒的参与。
一般来说,如果不借助实验室检测设备,只凭表征、剖检和经验很难对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作出准确诊断。临床上进行病死仔猪剖检,均可见小肠黏膜脱落严重,肠壁变薄甚至透明,胃内有未消化凝乳块,并且表征为呕吐、腹泻、脱水消瘦严重[1,2]。所以,作为猪场兽医不进行严格区分,只需要知道这3种病毒的致病机理即可:仔猪母源抗体不足,黏膜免疫系统不健全,根本无法阻止病毒进入消化道小肠上皮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通透性增大,组织液外渗形成腹泻。而针对腹泻病毒能够起作用的免疫球蛋白为sIgA,所以对于猪场来说,重中之重就是使用一些能够激发母猪产生sIgA和激发仔猪快速建立完整黏膜免疫系统的产品来进行预防。因为现在各个厂家生产的病毒性腹泻疫苗毒株为欧洲流行毒株CV777株,其产生的疫苗保护力对中国的变异毒株效果不太理想,相信很多猪场都有深刻地体会。
主要引起的寄生虫为球虫,对7~11日龄的仔猪有较强的致病性,患病猪表现为灰白色水样腹泻,且有磨牙、异食等特殊症状,发育缓慢,精神状态差[3]。
营养性腹泻在大型养殖集团控制的很好,一般很少发生,因为其饲料品质和管理都很到位;相反,中小规模猪场营养性腹泻的发生概率较大。笔者认为营养性腹泻与猪场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饲料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过高或者粗纤维含量或微量元素铁含量太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饲料过精导致母猪脂肪囤积量过大,脂肪液化入乳,导致仔猪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仔猪发生腹泻。
哺乳料营养组分太次或配伍不当,引起母猪膘情太差,奶水质量低下,仔猪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导致仔猪腹泻[4]。
腹泻仔猪多表现黄色粥样腹泻,脱水消瘦,死亡率不高。
笔者认为产房仔猪肝源性腹泻的主因在母猪,母猪可能霉菌毒素中毒较为严重或抗生素妊娠期饲喂时间较长或体内内毒素浓度较高,造成仔猪肝脏损伤严重,胆汁分泌障碍,消化吸收机能紊乱引起腹泻。
肝源性腹泻有两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母猪和初生仔猪外阴红肿,二是仔猪不吃奶不腹泻或者轻微腹泻,一旦吃奶腹泻就会变严重,断奶后又会恢复之前的状态[5]。
应激性腹泻可以分为环境应激和人为应激两种。
环境应激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如果产房里空气污浊,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的浓度过大,仔猪出现腹泻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当产房温度控制不好,昼夜温差过大仔猪就会出现腹泻现象[6],笔者曾经做过临床统计,当产房的昼夜温差超过10℃,仔猪极易出现呼吸道病症;当昼夜温差超过5℃,腹泻就很容易出现了。
人为应激主要出现在对仔猪的疫苗免疫、剪牙、断尾等生产环节,致使仔猪消化道小长绒毛变短,隐窝加深,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腹泻。
对于产房来说,温度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仔猪适宜温度 1~3日龄为 30~32℃,4~7日龄为 28~30℃,15~30日龄为22~25℃。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是仔猪需要的温度而不是母猪的,所以需要做的是产房温度控制在母猪适宜的21~23℃,保温箱里控制仔猪适宜的温度,否则,产房温度高,一旦超过28℃,反而会让母猪处于热应激状态,造成母猪采食量下降,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造成奶水质量下降引起营养性腹泻。
其次是保持正常的湿度和环境卫生,湿度控制在65~70%即可,产房每天都需要打扫清粪,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
最后母猪料中添加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力健和霉可清。宜力健作为温补类保健型中药500g/t拌料,每月定期饲喂10d;霉可清作为中草药为主的脱霉剂,饲料中长期1kg/t拌料即可。
据2015年第4季度全国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对闽、赣、鄂等12个省市共计268份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的样品占95.52%。中医描述霉菌毒素为“阴湿之地气蒸淤所生”,为阴毒,杀伤机体正气;并且 “毒以归藏”,无不损伤内脏;百毒归肝,肝胆六气之首,肝阳不足,气机不能布达脏腑,脏腑失调。所以对于肝源性腹泻来说,重中之重在于培扶母猪体内正气,补肝益肾,将母猪体内的各种毒素排净,才能防止仔猪肝肾受损。所以按照此理论,笔者在临床上长期应用宜力健,调理母猪培扶正气,调养肺腑排除毒素,达到净化母体内各种垃圾的目的;然后再辅以霉可清脱霉,笔者不建议母猪群使用如蒙脱石之类的无机物吸附剂,因为其对饲料中的生殖营养素吸附比例较高,建议使用有机吸附剂如酵母类、山梨酸钾、中草药类的组合产品。这样一吸一调,协同增效,使用2个月即可达到母猪泪癍、阴唇红肿、皮焦毛躁等症状以及仔猪肝源性腹泻消失的效果。
细菌性腹泻:笔者认为细菌性腹泻主要还是与产房内环境密不可分,如果细菌性腹泻较重建议猪场在母猪临产前一个月给予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免疫。患病仔猪用庆大霉素或恩诺沙星0.2ml/kg口服或后海穴注射,每天1次,连用3d即可。待仔猪腹泻症状消失,建议益生菌连续饲喂3d(妈咪爱),用来快速恢复受损肠黏膜,防止仔猪发展成为僵猪。
病毒性腹泻:实际生产当中,母猪免疫T-P二联腹泻苗,仔猪得到的保护力非常有限,原因笔者上文中已经讲明,对于病毒性腹泻来说,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母乳IgA含量和仔猪黏膜免疫系统产生IgA的能力进行预防,而不是去治疗发病猪。笔者临床上使用山东德州神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园兰博康和疫苗的配合,效果相当不错。
由附表可知,用园兰博康滴鼻或口服的新生仔猪出生到40d肠道中膜免疫抗体Ig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黏膜中的免疫抗体阻碍了病毒、致病菌对仔猪的侵袭,显著减少了腹泻发生。
每年母猪群2次活苗和1次灭活苗的普免,同时母猪产前10d园兰博康注射10ml,仔猪出生当天口服0.5ml。该操作方案能够将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
仔猪发病3日龄以下死亡率可达100%,建议直接淘汰。患病仔猪群用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溶,保证溶液温度在33℃左右,仔猪按照30ml/d,2次/d进行灌服;同时圆兰博康和恩诺沙星各按照0.1ml/kg紧急注射,据笔者统计该方法紧急救治率在50%。
寄生虫性腹泻:本病主要是根据仔猪发病日龄和临床特点诊断准确,然后用拜耳公司生产的百球清治疗即可。
附表 园兰博康超免肠道中膜免疫抗体IgA的OD值(抗体含量单位)
营养性和肝源性腹泻前文均已论述并且给出处理方案。对于应激性腹泻主要还是保温箱以及产房温度的控制,只要温控做好了,仔猪应激性腹泻发生概率会非常小。
综上所述,产房仔猪对内外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再加上自身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都不完善,容易形成腹泻表征。实际生产当中经营者应该以控制和预防为主,因为像病毒性腹泻这样的疾病爆发后,其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倘若猪场有腹泻疾病,要根据日龄、表现症状和剖检结果进行准确诊断,对症治疗,切不可盲目投药,以免耽误病情的同时增加成本。
[1]孙继良.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J].规模养猪,2006(10):30.
[2]陈薄言.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5.
[3]宣长和,马春全,陈志宝,等.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4]王景成,贺永超,张文军.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及其腹泻的原因和防制[J].中国猪业,2010(1):40-43.
[5]芦惟本,王振,刘长庆,杨磊,等.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的诊疗体会[J].养猪,2011(5):89-91.
[6]杨景培,徐仲人,刘伯宗.现代养猪技术问答[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