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妹 熊晓华++刘燕
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新的固定方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PICC置管患者111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A组(实验组),使用我们自行研制的保护袖套对置管部位实行固定、保护;另选100例作为B组,采用常规的医用胶带对置管部位进行固定,并观察两组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后护理过程出现的出血、皮疹及滑脱现象。结果 采用自行研制的保护袖套对置管部位实行固定后,其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24 h穿刺点出血率、皮疹、滑脱及2 w内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自行研制的保护袖套对置管部位实行固定保护后,使PICC并发症明显下降,效果明显,患者感觉良好,适用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PICC;固定袖套;临床运用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它不仅可以满足患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长期补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剌激,保护外周血管[1]。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体外段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医用胶带。采用此方法不仅容易滑落,且因PICC导管长时间留置,反复换药,部分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易出血潮红,瘙痒,湿疹样小水泡性过敏性皮炎,不仅影响留置的时间,还影响病人的治疗和生活质量[2]。2015年7月开始,在广泛开展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自行研制了PICC保护袖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PICC置管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46例,女6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7.6岁;另选11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46.2岁。导管留置时间为150 d~300 d,患者均需要化疗或长期补液。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方面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置管方法 ①对照组: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持导管置入,并用常规透明胶带直接覆盖穿刺点后固定;②实验组: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后,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持导管置入,PICC置管后,使用我们自行研制的保护袖套对置管部位实行固定、保护。
1.3方法评价 观察并记录两组24 h穿刺点出血率、皮疹、滑脱及两周内静脉炎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均数比较采用F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置管后并发症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24 h穿刺点出血率、皮疹、滑脱及2 w内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体外段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医用胶带[3]。但临床中发现,采用此方法不仅容易滑落,且因PICC导管长时间留置,反复换药,部分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易出血潮红,瘙痒,湿疹样小水泡性过敏性皮炎及静脉炎等并发症[4],不仅影响留置的时间,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费用及再次置管的痛苦。
PICC置管对肿瘤化疗患者和恶液质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但置管后的固定及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5]。
通过广泛的临床应用,我们自行研制了这一款PICC保护袖套。本保护袖套采用不褪色、有弹性的纯棉布料制成,根据患者手臂胖瘦袖套分三种规格,袖套主体长20 cm,周长(小号26±2 cm,中号28±2 cm 、大号30±2 cm)呈圆筒状,在袖套距下端6 cm处有一个直径约2 cm,略呈椭圆形的小洞,另用一长7 cm,宽4 cm的小布条在一端与主体固定,另一端缝上阴阳面粘扣,形成覆盖小洞的盖叶。如图所示(见图1)操作方便、舒适美观、安全、透气、无任何副作用,价格低廉且可长期使用。
通过采用新的PICC保护袖套并加以对照观察发现,实验组在24 h穿刺点出血率、皮疹、滑脱及两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因为PICC的穿刺针头比较粗,如如不进行固定保护好,一些皮肤松弛的患者就会出现穿刺部位渗血,增加患者压力及换药的次数,而普通的医用胶带因直接粘附在导管上,换药时导管会被牵拉滑脱,而采用新研制的保护袖套既能防止渗血又不影响穿刺部位的观察,这样可以避免导管的滑脱,从而减少对穿刺部位皮肤的刺激,穿刺部位皮肤发生皮疹的情况降低[6];同时采用新的自制保护袖套,导管不用粘附在通明胶带上,患者穿刺点滑脱及出血现象降低,会是患者机械性损伤减少,从而使机械性刺激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下降[7]。经对比发现,实验组在24 h穿刺点出血率、皮疹、滑脱及两周内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良好。从2015年7月起,我们免费给实验组111例患者使用,得到一致好评,取得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自制的PICC保护袖套在临床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护理作用和社会价值,可以在全院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herertz R J,Ely E W,Westbrook D M,et al.Education of physicians-in-training can decrease the risk for vascular catheter infection[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0,132(8):641-648.
[2]宋俊荣,孙含笑.套袖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58-358.
[3]张宇平,阮文珍.PICC导管穿刺点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34-1835.
[4]郭丽娟,王立,任少林,等.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261.
[5]杨霞,李云霞,张东华.医用弹力网套在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2):49.
[6]宛英梅.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92).
[7]PICC warm cuff.Liu Xiaoli.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ng Ying.Lin Liping[J].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2014,09:94.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