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老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融建筑艺术、叠山理水和花木铺装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注重艺术和自然的结合。而中国山水画是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体系,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创作素材,融笔墨意境、艺术思想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从属于两个独立的范畴,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渊源、经营位置、艺术手法、山水建构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有着内在的关联和特色。
一、同根同源,并行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古典园林从新石器时期开始萌芽,以最早种植植物的“苑”和圈养动物的“囿”为雏形。据有关文字记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主要建筑物是“台”。囿和台的结合出现了最早中国园林的雏形 [1]。到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出现将大片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圈起来,专供帝王狩猎游乐的皇家游囿。秦汉时期皇家游囿发展为园林式行宫,内造景观和游憩场所,供皇帝观景游乐、休息和处理朝政。这个时期造园多依托自然山水景观营建楼堂宫室,同时种植奇花异草,注重外在天然的自然景观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艺术由自然风景园向写意山水园发展。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一些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便开始追求田园生活,寄情于山水之间,开始了以山水画为基础的园林创作阶段。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造园风气日盛。开始有文人如王维、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大家直接参与造园,将画意诗情融入造园活动之中,促进了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发展。至宋元以后,造园风气更盛,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写意山水园得以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园林创作的高峰期,发展出系统的营造方法和理论著述,出现了风格迥异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体系。其中私家园林以山水写意见长,以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为造园和审美标准,以自然写形、诗情画意为创作主导思想。
中国山水画同样发展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个性鲜明而又多彩多姿的艺术魅力。中国绘画、图山画水,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 [2]。早期山水画是从人物画中发展而来的,真正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之间。隋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形成独立画种,同时涌现出了展子虔、李思训等一批专精山水的艺术大家,将山水画推向高峰。中国山水画题材广泛,大至江河湖海,小至花鸟虫鱼,都可入画。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人抒发胸臆的表现手段,也是中国文化的外面表现手法。
从中国传统园林和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角度出发,两种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园林的景观形象为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绘画蓝本,促进了山水画由模仿自然景观到写意山水形象的发展。同时由于文人造园的示范效应,中国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艺术追求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和理论得以完善和成熟。
二、意在笔先,经营位置
在山水画理论中,张彦远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其中所谓“本于立意”,就是强调以立意作为整个绘画创作的本源和出发点,表现画的内在精神,作画要意在笔先,确定画的核心表达主题后再动笔。“经营位置”是中国画的重要理论指导原则,强调的是绘画创作中的构图问题,用一系列的规则与方法形成最终的构图与格局。中国传统园林同样注重景物的布局安排,空间的连贯衔接。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十分强调画面疏密和虚实关系的处理,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就是指画面处理可以强调极度的对比,强化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元代倪瓒描太湖之景,往往惜墨如金,以疏密有致的画面营造潇散简逸的意趣 [3]。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之理同样如此,在构图设计中注重虚实对比、疏密相间的空间处理,注重黑白、冷暖、藏露等对比手法的综合运用。为了实现在有限空间中创造无限意境的园林艺术效果,在造园过程中注重虚实、疏密的对比,考虑留白与并置的渗透,利用不同造园要素的组合实现多层次的构图。
三、散点透视,步移景异
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提出视点处于运动状态的散点透视,达到缩千里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间展现千里河山的视觉效果 [4]。一幅山水画中的视觉焦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景物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视点变化而表现出或仰、或俯、或远、或近的画面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是典型的突出时空流动的空间形态。人行其中很难找到轴线对称、几何构图之类的处理手法,却能在不断的流动和变化空间中感受园林的整体风貌。要游赏一个园林就像欣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按既定路线把整个园林走一圈,才能从整体上感知一座在造林、布景、设计方面的匠心独具之处。在庭园中,当人们处于静观状态,驻足相望某一景点时,感受到的是与绘画的静态构图相似的景色。当人们处于动观状态,沿主要观赏路径观景时,又会呈现出运动的、散点的透视画面效果,恰如山水画在有限的画幅内创造无限的流动的空间。
四、叠山理水,师法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在造园过程中借鉴山水画的创作方法,追求以摹山拟水的方式再现大自然的精髓,追求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叠山理水成为园林造景的主要手段。如扬州个园经造园名家石涛之手的四季假山,处理手法与其绘画美学思想相印证,运用不同的石头,分别表现春夏秋冬景色。其中春景插石笋于竹林中,寓意雨后春笋;夏景叠湖石于荷花池畔,使人穿山进洞仿入夏季浓荫;秋景以峰峦起伏的黄石假山,创秋高气爽之境;冬景则堆叠雪石仿若隆冬白雪。透过冬山西墙漏窗又可见融融春晖的春山,寓意自然景象的变迁,表现了画家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写意自然的画理。在理水方面,中国传统园林素有园无水则不活之说,山因水活,水面与山体相映成趣,才会使全园脉络相通,富有灵动的自然妙趣。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根据黄石表面肌理所构成的天然岩相,造园家摹拟山水画“大斧劈皴”的笔法,以大块黄石,制成一幅石脉分明、顾盼生情的天然图画,利用泉水流动时的动势与音质,创造曲涧叮咚、飞瀑寒泉的自然交响乐。
五、诗情画意、意境天成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是画家的感悟和追求,将人文精神转化为艺术境象。 [5]山水画是画家通过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摹拟自然山水,将对山水的情感写与笔端来表达胸中之意,所表达的并非自然界中的真山实水,而是其内在思想。古典园林和山水画在美学意境上有共同之处。园林意境的创造正是古代造园的核心表达内容,代表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在同一文化背景和民族环境下,表现出相互贯通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意蕴。中国古典园林展现了山水画的诗情画意,宛如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它们所特有的浪漫和表现形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中华文明才情兼具的象征。
注释:
[1][4]崔华春、寻胜兰.江南园林的山水画美学意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11-114.
[2]王伯敏.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道释思想的关系 [J].学术月刊.1983(9),23-32.
[3]吴学峰.文人画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艺术思想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1-234.
[5]许平.从《草堂记》、《池上篇》看白居易园林设计中的“天人合一”观 [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