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谅开始新生

2016-11-28 14:48乐颖
花样盛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母性原谅小女孩

乐颖

2016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3岁的女儿终于开始睡整觉了,伴随着松了口气而来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陷入紧张——因为公婆买房的事情,我们陷入了争吵、分居,和旷日持久的冷战。

有那么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女儿在午睡,我疲惫地收拾好像战场一样的客厅、锅碗瓢盆成堆的厨房,终于能够坐在餐桌边看一看工作文件。这时,我抬起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客卧门,突然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门里面是那个曾视我如珠如宝的男人,他听我说话会笑,看到我眼睛会发亮,会因为我随口的一句话骑车穿越整座城去打包一碗酒酿圆子。而现在,我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庸俗、计较、面目可憎的女人。他对我来说也没什么两样,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曾经爱过一个三观如此不合的男人。

可这个男人,是我孩子的父亲,我要携手走向死亡的人。生活的千丝万缕,已经让我们密不可分,硬要强行割开的话,将造成许多许多的伤害。

生活是如此得无法承受之重。这完全不是我在少女时曾梦想过的生活。如果我有很大很大的能力、很多很多的钱,或一双翅膀,我真想在那一刻就飞离我的生活。

但是我没有。我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于是我只能擦掉眼角的泪花,经过紧闭的客卧,去看一看女儿有没有盖好被子。

坐在女儿的小床边,我想起了那个女人。

那个女人,是我的生母。她在我7岁那一年,执意与我爸离了婚,跟着另一个男人,去了南方。这在当年的小城无疑成了一条爆炸式的新闻,但被留在爆炸的灰烬里的人只有我和我爸,造成这一切的那个女人,只是潇洒地挥一挥手,不留下一片云彩。

那一年,她大约就是我现在的年龄吧。她当母亲比我要早。35岁,被庸常的生活没顶,被老公忽略,被疲惫缠绕,一眼看过去就看得见尽头的生活。

在那一刻,我突然有点理解她。这真不可思议。要知道我足足恨了她28年,自14岁那一年她回来找我,每一次我扔给她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我没有妈妈。”

饶是这样,她还是坚持在每一年我生日的时候出现。在校门口,在回家路上,在我和爸爸的家楼下,塞给我一件注定被我狠狠砸在地上的礼物。在我充满恨意的目光里,她到底一年年地老去了,起先的时候用浓妆遮掩着,后来渐渐地也就放弃了,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胖老太太。

我依旧恨她。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了母亲之后,我反而更无法原谅她。一个女人连母性都没有,逃避身为母亲的责任,真是枉为女人。可就在那个星期日的下午,也许是因为阳光很温暖,四周很静,我又正处在万念俱灰之中,我突然就跳脱了母女这层关系,纯粹站在女人和女人的角度,对这个逃兵有了几分理解。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自私或完全无私的人,总是自私和无私在打架。在有些人那里,前者赢了;在有些人那里,后者赢了。对于选择了自私的人来说,是不是就要用永远的恨去惩罚她呢?

关键是,选择了恨的我们自己,是不是会更加快乐呢?

女儿在4岁生日那天,第一次见到了外婆。外婆抱着那软软的小身体,眼睛里满是我以为她不会有的“母性”。女人的这一生,时时刻刻都在成长。母亲并非生来就是母亲,她亦是从一个小小女孩成长而来。那么,有些母亲,起先没能及格,这件事想通了,其实也没有那么奇怪。

想要爱的人,就给她爱,只要我们有能力。无论什么时候,爱总比恨好,活着不易,爱是一切的答案。

思路想到这里,坐在旁边的老公给我看他刚拍的照片,照片里的母亲和女儿是那样相像,任何人都看得出她们的血缘关系,任何人都看得出她们彼此相爱。

我噙着泪花,握住老公的手。他疼惜地揽住我。我靠在他的肩膀上,向心底里那个一直疼痛着、仇恨着、孤单着的小女孩作别:

再见。再见。从今天起,原谅让我新生。

猜你喜欢
母性原谅小女孩
严歌苓小说中“母性·雌性”观的建构及特征
母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能降低子女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原谅他人
爱掐人的小女孩
真正的原谅
人不可“只会原谅自己”——不会自省就是“自残”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儒家家庭主义的母性角色——以医疗实践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