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像
制宪时刻
绘画:领受十诫的摩西下西奈山,荷兰画家Ferdinand Bol(1616-1680)创作,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宫内。在犹太教中十诫和《摩西五经》就是犹太人的宪法。
绘画: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创作于1864年,由英国插画家James William Edmund Doyle(1822-1892)和雕印师Edmund Evans(1826-1905)合作而成。1215年6月15日英王约翰被迫于英格兰兰尼米德签署《大宪章》。这张书写在羊皮纸卷上的宪法性文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日后成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大宪章》第39条就曾规定:“任何自由民,如未经同侪(地位相当的人)的合法审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绘画:费城制宪会议上,制宪会议主席乔治·华盛顿将军宣读了宪法文本。美国画家Junius Brutus Stearns创作。1787年5月25日,制宪会议在费城独立厅正式开幕,美国12个州(罗德岛州除外)55位会议代表参加,同年9月17日有39位代表签署了美国宪法。随后,宪法获得各州陆续批准,于1789年正式生效。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绘画:网球厅宣誓(Serment du Jeu de paume)由Jacques Louis David创作。网球厅宣誓是一份由576名法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和少数第一等级代表于1789年6月20日签署的誓言。之前,法王路易十六反对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不允许第三等级的代表进入三级会议的会场,因此后者决定在附近的室内王家网球厅开会。在那里,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发誓将继续开会,不制定法国宪法决不解散。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行动,它向世人表明,政治权利属于人民及其代表而非君主。这份誓言通常被认为揭开了法国大革命诞生的序幕。
绘画:西班牙制宪会议现场,西班牙画家Salvador Viniegra(1862-1915)创作。1808年至1814年独立战争期间,拿破仑未占领地区的教会、贵族、军人和各界代表在加的斯召开特殊议会,颁布了《西班牙君主立宪制宪法》。由于当天恰逢圣约瑟日,这部宪法又被亲切地称为“La Pepa”(注:Pepa 是西班牙人对圣约瑟的昵称)。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部规定了国家主权和权力分立的宪法,决定一院制议会代表西班牙人民行使主权,并确立延续至今的“议会和国王并行”制度。
195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修改稿)。
1953年12月,毛泽东主席来到杭州刘庄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
1954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投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用无记名方式投票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21万群众踊跃为宪法建言献策。
1954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人民代表申纪兰(左)正在向本村妇女宣传和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首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图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人们举行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