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母鸡生产评估办法与应用
——父母代肉种鸡生产评估办法及应用之一

2016-11-28 02:26:00孙文富张志东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种鸡均匀度母鸡

孙文富张志东

(1,山东华誉集团种禽公司 257343;2,山东省广饶县畜牧局2573000)

种母鸡生产评估办法与应用
——父母代肉种鸡生产评估办法及应用之一

孙文富1张志东2

(1,山东华誉集团种禽公司 257343;2,山东省广饶县畜牧局2573000)

种鸡生产评估是一项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近几年逐渐被肉种鸡场所重视,但各场的项目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文章以生产一线的实践为基础,通过多年的总结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种鸡生产评估办法,希望能为种鸡生产管理者提供帮助。评估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评估和应用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种母鸡;评估;应用;项目;标准

肉种鸡一生的饲养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在这个生产链中有着太多的影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有效发挥。肉种鸡整个生产周期保持最佳的生长发育是确保受精率和产蛋持续性的关键,而及时对鸡群进行现场评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生产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种鸡饲养的不同阶段对其生长发育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现场情况,这就是评估。评估的目的一是为了检验前期工作的正确性,二是为以后的饲养管理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和指导信息。只有正确实施对鸡群的评估,才能确保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沿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以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的目的。

1 评估方法步骤

鸡群的评估以栋或群为单位,一般每群随机抽测30只鸡以上。评估的方法主要有称重、目测、触摸等。评估的步骤包括确定评估项目,制定评估标准,确定各项目分值,形成评估记录表,现场评估,统计换算,分析应用等。评估时要利用电脑Excel中的统计函数形成自动计算表,以方便进行统计分析。种鸡的评估可结合周末称重进行,体重、增重、均匀度等指标可引用本栋鸡群的统计数据。

2 评估时间安排

作为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鸡群的评估应该每周进行。母鸡在早期体重达标期 (4周)、骨架重点培育期(8周)、重新调整体重目标期 (12周)、增重达标期 (15周)、加光前 (22周)、产蛋率5% (25周)、产蛋高峰 (30周)等阶段要重点进行评估。

除了正常的阶段性评估外,在鸡群异常期 (体重达标率低、增重不达标、胸肌大小异常、均匀度过低、高峰产蛋率低、受精率低、产蛋下降过快等)要对鸡群进行评估,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指导后续种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 种母鸡育成前期 (1~14周)评估

3.1 评估重点

育雏育成期主要根据鸡群的体重与骨骼发育 (骨架大小与胫长)评估鸡群的体况。不同周龄培育重点是:1~4周7d、14d、21d、28d体重应达标或略超标准20~40g,努力提高体重均匀度,控制骨架发育达标;5~10周体重沿着标准曲线走,控制在标准体重加5%至减10%的范围内,分群后调整体重生长曲线,使其在10周前达标;11~14周体重沿着标准体重生长曲线走,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周增重和增重率要达标,体重调整在15周前尽量完成。生产中一般掌握4~12 周每周增重 95g, 每周加料 2~3g, 13~14 周每周增重110g, 每周加料 3~4g。

3.2 评估项目与标准

体重:1~4周标准体重减5%至加10%为达标;5~14周标准体重减10%至加5%为达标。

胸肌丰满度:V型和窄V型为达标。V型为胸肌全面覆盖龙骨,窄V型为比V型稍瘦。

胫骨长:1~8周达到标准为达标;9~14周达到标准胫骨长±10%范围内为达标。

龙骨长:同胫骨长。

累积料量:1~4周达到标准累积料量为达标;5~14周达到标准累积料量±10%为达标。要求育雏料含蛋白质19%,代谢能 2800kcal/kg,4周末累积料量达 750g,摄入蛋白质142.5g。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1~4周达到标准为达标;5~12周达到标准增重±10%为达标,13~14周达到标准增重减5%至加10%为达标。

4 种母鸡育成后期 (15~24周)评估

4.1 评估重点

育成后期体重控制在标准的上限或略超标准,超标准控制在5%以内。培育群内和栏内均衡足够的周增重、总增重和增重率达标,体型体况发育良好。良好的鸡群均匀度和必要的脂肪沉积是产蛋率冲高峰的关键,生产中要特别给予关注。通过评估及时掌握种鸡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正确的加光刺激时间。15周到光照刺激期间是生长期最关键的时期,16~20周体重涨幅 33~35%, 一般 15~20周周增重 135g, 21~24周周增重160g,无论鸡群体重大小都要以增重达标来增加料量。此阶段适宜的周增重可确保种鸡性成熟发育一致,但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体重超标、死淘率高、高峰后产蛋下降快。22周到开产前饲料增加可适当减慢,避免过度刺激母鸡。此阶段体重不再进行调整,未达标鸡群体重可沿平行于标准曲线走。

4.2 评估项目与标准

体重:标准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

胸肌丰满度:宽V型和U型为达标。宽V型为龙骨突出,比较丰满的V型;U型为龙骨比较突出,标准的U型。

耻骨间隙:根据各周标准达到标准以上。加光前耻骨间隙2指以上达到80%以上,耻骨端有一定的脂肪沉积为达标。

残留主翼羽根数:根据各周标准达到标准为达标。

累积料量:15~20周达到标准±10%为达标,21~24周达到标准为达标。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达到标准增重减5%至加10%为达标。

5 种母鸡产蛋期 (25~66周)评估

5.1 评估重点

产蛋期要定期对鸡群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包括体重、胸肌发育、耻骨间隙、羽毛覆盖以及腹部脂肪沉积等情况。产蛋期要保持体重不断稳步增长,确保正确的周增重和总增重,24~31周总增重应达到715~800g,高峰后周增重应保持20~15g,实际体重越接近标准体重,生产性能越高。整个产蛋期要防止过度超重,始终控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在10%以下,以维持最高的产蛋性能。

5.2 评估项目

体重:标准体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

胸部丰满度:分为U1~3级。U1为窄U型,胸骨比较突出,得1分;U2为U型,胸骨不突出,得2分;U3为宽U型,胸骨脊与胸肌间有凹槽,得3分。介于各级别之间打分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2≤得分<3分的为达标鸡。

蛋重:标准蛋重±1g范围内为达标。

羽毛脱落:按0~5级区分,从0到5级羽毛脱落状况分别为:0级为无脱落,1级背部脱落 (约1成),2级背部及肩部 (翅部)脱落 (约2成),3级背部、肩部及尾部脱落(约3成),4级背部、肩部、尾部及腹部脱落 (约4成),5级全身脱落 (约5成)。1~4级为达标鸡 (约4成以下)。

腹部脂肪:腹部脂肪占活重的1.5~2.5%为达标,约50~90g。腹部脂肪沉积的评估以生产经验为主,一般掌握常人一只手能全部握住腹部为正常。腹部较窄、硬脂肪沉积明显较少为不达标;腹部下坠明显,颜色发红,一只手握不过来(脂肪沉积超过100g)为超标。

均匀度:平均重±10%范围内的鸡为达标鸡,均匀度85%以上为达标。

增重:达到标准增重±10%为达标。

双黄蛋率:周双黄蛋率达到3%以内,日双黄蛋率4%以内为达标。

累积料量:达到标准累积料量±10%以内为达标。

6 评估结果在生产中应用

评估单项指标达标率低于60%为不达标,不达标的鸡包括低于评估标准的和超过评估标准的;综合得分低于70分为不达标。评估单项不达标及综合不达标时,对相应的鸡群都要重新制定下一周的目标,并及时采取不同料量、分群、调鸡等办法,调整鸡群指标沿着重新制定的目标发展。生产中对评估结果的具体应用见附表。

种母鸡的生产评估是一项细致而又辛苦的工作,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明确分工,场长要掌握到群,技术员要掌握到栋,班长要掌握到栏,做到评估全方位,无死角,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附表 种母鸡评估结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表

猜你喜欢
种鸡均匀度母鸡
低播量下杂交稻产量形成对种植均匀度的响应
作物研究(2023年2期)2023-05-28 13:44:14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母鸡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母鸡下蛋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母鸡
小母鸡回来了
幼儿园(2016年6期)2016-04-26 10:57:10
锦纶长丝染色均匀度判色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