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玉张宜军
李天来:教育是农业育人如育苗
脸膛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亮有力,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像一位久坐实验室搞研究、在黑板前激扬文字的教师。
他有着很多称呼:“院士”“副校长”“教授”“专家”“老师”……众多称呼中,李天来最自豪也最喜欢的是“老师”。工作30多年来,李天来从未离开过教学岗位。他人在哪儿,哪儿就是他育人的课堂。他始终认为,“一流大学靠熏陶”“教育是农业”“育人如育苗”。
不久前,他当选教育部评选的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十位获此殊荣的教师之一。
1955年11月出生于农村的李天来对农业并不陌生,当他接到沈阳农学院录取通知书时却茫然了:“读了后除了干农活还能干啥?”进入大学后,他越学习越感到农业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萝卜、白菜、土豆是我国北方老百姓以前冬季餐桌上的“老三样”。北方冬季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滴水成冰。怎样才能让北方老百姓在冬季吃上番茄、黄瓜、茄子等新鲜蔬菜呢?
当时,北方冬季种新鲜蔬菜的普遍做法是在大棚里生炉子加温,但烧煤费钱,卖菜挣的钱到头来所剩无几。如何不用或少用煤?李天来想到利用太阳能。他下定决心研制一套乡亲们用得上、用得起的温室设备和配套蔬菜生产技术。
不同地理纬度太阳辐射的变化,温室建造方位、采光屋面形状、断面结构与太阳能截获的关系,温室内土壤、作物、后坡和墙体等物质与蓄热保温的关系……从此,这些成了李天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
30多年间,李天来不断改进温室设计,挖掘温室采光、保温和蓄热能力,探索低温弱光下主要果菜栽培配套技术。不断换代的节能型日光温室将冬季不加温生产果菜的地域一次又一次地向北推移。
2010年,第四代节能型日光温室面世,冬季生产地域再次北推300公里到吉林通辽,将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由北纬40.5度北移到43.5度,将夜间室内外温差提高到39度,并开创了-28℃以上寒区日光温室不加温年亩产果菜2.5万公斤高产先例。
李天来的节能日光温室不仅丰富了北方寒区的“菜篮子”,其研究成果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流域等18个省份推广应用,面积达1684万亩,增收649亿元,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1985年,李天来东渡日本山形大学农学研究科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受到日本筑波大学和多家企业青睐,但他毅然选择返回母校。他说:“我的根在中国,我是农民的孩子,要对得起乡亲,做有益于乡亲们的事情。”
与做人一样,李天来对待试验同样一丝不苟。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控温设备,为了研究番茄苗期低温对畸形果形成的影响,他利用冬夜自然温度进行各种处理试验,连续工作30多天,最终确定了温度管理技术。他把试验温度误差控制在1度,天寒地冻中为了特定的温度常常等待几个小时。
青岛农业大学教师杨延杰是李天来的学生,至今仍牢记着老师的话:“试验处理获得的数据是要用来指导生产的,不能有‘差不多’‘可能是’等情况出现。”李天来要求试验用的秧苗必须整齐一致,整地施肥、秧苗株行距、定植深度和灌溉等要处理准确,他跟学生、工人一起干活,确保试验各个环节处理可靠。
李天来的研究取得成果后,经常有人“提醒”他抓成果转化就能赚大钱。每当这时,他都严肃认真地说:“我的工资是国家给的,科研课题也是国家的,我的成果只能回报国家、回馈社会。”
他的行动正如其所说。30多年来,李天来奔走各地,为农民们提供科技服务均分文不取。为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他许诺:“赚钱是你的,赔钱算我的。”每当看到乡亲们丰收,他比乡亲们还高兴。
站在讲台上的李天来,总能吸引学生们的心神。在他的课堂上,随时有最新的科研进展被融入教学,总有实物教具让学生大开眼界,总有拍摄于生产现场的照片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国内,设施园艺学科和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最早诞生于沈阳农业大学,这两个学术平台是李天来一手组建起来的。他以敏锐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带领学科开拓发展。2009年,蔬菜栽培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2年,蔬菜学科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0年,他讲授的设施园艺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
而李天来的关注点不仅仅是科研进展和学生学习,他更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们感到迷茫或遇到困难时,都愿意找李天来谈谈,从他身上感受摒弃功利与浮躁的坚守。
每个学生研究内容各有不同,李天来对他们从文献阅读、选题立项、制订方案、设计实施,直至论文撰写、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张晓林是李天来的博士生,如今已经毕业留校。他和同学修改毕业论文时,经常是头一天把修改稿发给老师,第二天就能收到老师的回复。他说,老师回复邮件的时间大多是凌晨一两点钟:“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修订与批注,大到一个段落,小到一个字母、标点,很感动。再也无法容忍自己浪费时间,粗心大意了。”
李天来与学生成长同行,亦师亦友亦父,严慈相济。学生学习、科研不认真,他严厉批评;学生试验出了问题,他帮助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学生参加学术演讲,他字斟句酌帮助修改幻灯片,想到好主意便找学生商讨,还召集课题组成员听预演;学生生病,他细致安排,周到照顾;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他给提高助研津贴……
李天来说:“这些学生是科技的火种,是为社会、为‘三农’培养的师资,是国家宝贵的人才。我既然做了导师,就要负责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