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寓于乐,谓之道
——浅谈音乐与道德关系的演变

2016-11-28 17:14王城寺宇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德音乐艺术

王城寺宇(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形而上,寓于乐,谓之道
——浅谈音乐与道德关系的演变

王城寺宇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艺术与道德,好似物质与意识。追溯远古,从西方的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多德、荷马、柏拉图到东方伏羲氏,周文王,以及孔夫子三位古代的圣人合作的结果——《周易》一直探讨至现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主义和西方众多哲学家所推行的归结主义(Consequentialism),又称普世价值,历经20多世纪且还在持续讨论着,并不断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艺术;音乐;道德

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三个较为重要时期包括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现代。笔者将从本专业的角度(西方器乐,钢琴演奏)探讨这三个时期音乐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分析其大致的原因找出一定的规律。

一、古希腊时期——宗教主导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倡音乐教育,他认为人们如果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使心灵受到陶冶,性情得到调和。同时,他竭力主张把艺术家逐出理想国,因为艺术从不曾为兴国安邦作出过什么贡献。

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从某一个角度上反应了当时的统治者对音乐的功能和作用。音乐在某一程度上起到教育和禁锢人们思想的作用。

古希腊人的音乐观念与现代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希腊人而言,音乐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它既可以用于消遣娱乐,同时又在人们的政治、社会、宗教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柏拉图在其著作《国家篇》中关注着音乐对行为的影响力和音乐的各种类型如何在文明社会中运用的问题;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详述了音乐的教育功能而且指出它对人类个性发展的影响;昆提良在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后,确定了音乐的理论及实践规则,这既包含了狭义的技术,同时又包含了广义的哲学;又如,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等神明被认为是乐器的发明者和音乐的最早实践者,因此,基于音乐与神的此种关系,古希腊人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活动往往和崇拜神的各种宗教仪式不可分割;同时,古希腊人又由此赋予了音乐以某种“神性”,相信它具有着影响人类灵魂运动的神秘特质。

综上所述,在这一时期,音乐被统治者赋予为“神性”的色彩,并进而影响普罗大众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类伦理道德的理解,让其目的是让被统治阶层依附于宗教和统治者的“道德标准”。此时期,音乐反映了当时特定文化语境下的“道德”准则。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复苏

文艺复兴时期大约出现在1450年到1600年。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了古希腊文化以后欧洲文化的第二个高峰,以面向人世和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为主要特征。在音乐方面,古希腊并未传下堪资借鉴的实例。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与其说是希腊古典风格的再生,毋宁说是新风格的创立。从显贵气派转向大众化;从宗教感情转向崇尚理性和追求人性的发展,强调直接可感的人的心境和感情的表达,与具有神秘、抽象、禁锢感情等因素的中世纪艺术风尚相对立。

在这一时期,音乐尊重人的理性,众多作曲家们的天才与个性得到了自由展现。其中,巴赫家族对钢琴艺术的发展仍然起了重要的作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小的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而另一个儿子,被人们称为“汉堡巴赫”的卡尔•菲•埃•巴赫是整个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也是钢琴艺术史上从巴洛克风格到古典风格转折中的一位关键人物。维也纳古典主义大师的第一人——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是卡尔•菲•埃•巴赫的直接继承者,他钢琴音乐的创作也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在海顿时代,奥地利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当时德奥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信仰人道主义。这种意识在海顿的音乐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海顿的生活年代长久,一生跨越了从巴洛克时期到几乎整个古典时期的漫长阶段。海顿的钢琴音乐风格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作品以62首钢琴奏鸣曲为主。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为帕蒂塔或嬉游曲,带有洛可可艺术的痕迹。

因此,在这时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部分富人得到教育的机会,艺术家通过艺术(音乐、美术、诗歌等体材),反映其对自身的看法,挑战了当时“道德”的准则,并未后来的人性解放提供了强大的软实力和背景,并为人性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三、近现代时期——情感表现、审视世界

阿多诺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个句子作为阿多诺这个哲学家、音乐家、作曲家的创伤与否定美学的经典流传至今,反映了近现代社会的公知对于二战惨剧发生之后对人性的再思考和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作为一个“社会人”,对自己国家的责任感与关注,阿多诺并将其引入对音乐的思考。阿多诺的理论方法与他对音乐的理解有着密切联系,1、流行音乐是标准化的(成功模式的复制、假个人化)。2、流行音乐推销的是“被动的聆听”(用以逃避)。3、流行音乐是“社会的水泥(黏着剂)”(用以巩固当前权力结构的需求)。

另一方面,近现代的音乐社会多元化的角度上来说,成为一种高度识别的通用语言来进行沟通与对话,起到了文字、图像力所不能及的作用。文字书写音乐,总是会显得那么无力,难以概括音乐进行、音乐情感及意义内容的全部,但好的文字可以是音乐赏析中的一种浮标,虽然感性就像大海,但因为有了浮标才不至于让耳朵迷失方向,这也许就是为音乐的文字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艺术的范畴之一,作为感性和先驱的事物,对现实生活中起到否定和质疑的作用,在某种角度和特定的时刻上,在挑战着当时既定的道德准则。批判哲学家将阿多诺强调绝对的否定性,他对传统和现实的一切均持怀疑和批判否定态度。他的“否定辩证法”对充满危机的现代西方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他认为,“启蒙”尽管促使了“人的觉醒”,但另一方面又发展了人控制支配自己的权利,发展了工具理性,从而对人的内在自然加以限制,人的全面丰富性遭到了可怕的压抑;人退化为单面的怪物,片面的物质享受和可怕的精神贫困撕裂着现代人。在对现代文化的批判中,阿多诺深化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利于艺术发展的观点: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全社会都在交换,结成一种交换的金钱尺度,艺术生产变成了纯粹的商品生产。艺术成了一种交换而非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艺术创作中作家的灵感和活生生的生命被商品的铁腕所扼杀。因此,作为抗争异化的现代艺术终于变成“非审美”的反艺术——艺术坚持自己之为艺术,反对把自己变为商品和消费品,为此它把自己变成了反艺术。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中认为,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社会灾难的产物,也是对未来的不幸的预感,它于绝望之中给现代人痛苦的灵魂以拯救的希望和慰藉。现代艺术的审美效用产生于它对传统、对既存现实的否定。这种否定构成一种新的乌托邦。因此,对人具有拯救绝望功能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显而易见,在现代社会中,音乐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对于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审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某一时候相对于激进,对社会和道德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作用,这体现了音乐对道德起到的反作用。

四、结论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笔者认为,在音乐演奏和创作方面音乐家应该多从“问道”的角度再思考,用艺术的眼观来重新审判当今的道德,宣泄出自内心的情感和正能量。而非,仅仅停留在“器”与“技”的层面。乐器和演奏技巧息息相关,但为何弹奏?如何弹奏?何时弹奏?在哪弹奏?为谁弹奏?其间,亦有“道”也。

注释:

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法则、规律、道理和器物的关系。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参陈宣良著《法国本体论哲学的演进》,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勃兰兑斯:《德国的浪漫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9页。

[4]《德国的浪漫派》,第201页。

[5]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42-02

作者简介:王城寺宇(1991-),女,汉,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道德音乐艺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