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芬(安顺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深入思考共享发展理念
张桂芬
(安顺市委党校,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先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价值。共享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发展理念;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其中,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价值,即全面小康是人人共同享有的小康。人人共享这一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没有共享发展也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
(一)共享发展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为它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向全人类宣布,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我们中国共产党把这种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主张,叫做党的根本宗旨,就是毛主席在纪念八路军战士张思德时概括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准则,是我们党的全部追求,也是我们党的全部担当。
(二)共享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2]。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来,不仅继承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与共享的过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明确了物质财富共享与精神财富共享的统一,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
(三)共享发展凝聚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动能开始进入传统动力衰减和新动力培育的接续阶段,人口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坚持共享发展能够使经济发展更有动力更可持续。首先,共享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共享发展带来的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民生改善可以为经济增长奠定更好的人力资本基础;再次,差距合理的居民收入和日益强化的社会保障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消费支撑,使得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更加稳定合理。成功跨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都具有上述的这些特征。
共享发展的内涵丰富多彩,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要义将永远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强调的是发展的目的性。维护和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既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根据,也是落脚点和归宿,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价值。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说到底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自己的根本利益,造福于广大人民,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强调的是发展的主体性。一切发展,归根到底都是发展者的发展。共享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一切发展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
(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的是发展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着眼于破解共享发展的难题,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的设计要求,从八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推动共享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工作安排。
(一)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自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构想以来,中国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目前,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约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正是基于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谈到共享发展时,将公共服务放在首位,强调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一是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为了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在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
二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三是着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就像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一样,是泽及每一个人的最大福祉。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和人的尊严,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着力增强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当前,中国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胜阶段。从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看,不能再继续依靠“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明确了精准识贫、精准施策、精准落实、精准脱贫的精细化扶贫思想,致力于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如期脱贫、杜绝返贫。
在精准扶贫的实际推进中,一方面需要真正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落到实处。即到2020年产业扶持脱贫3000万人,转移就业脱贫1000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000万人,剩下2000多万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全部纳入低保覆盖,实现社保政策兜底扶贫。另一方面还需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用更大的决心、超常规的力度完成脱贫目标。此外,众人拾柴火焰高,扶贫脱贫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因此,有必要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在扶贫攻坚中踏踏实实践行人人参与的共享发展理念。
(三)完善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作为决定发展成果分配和利益关系调整的总枢纽,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而且决定着社会和谐。从消费角度讲,在保证资本获得合理的平均利润前提下,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从生产角度讲,在保证土地、资本等物质生产要素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价值创造的源泉。反之,如果居民收入、劳动报酬不能跟上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消费需求就会不足,劳动积极性就会下降,经济增长就会乏力。如果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劳资冲突或群众不满,更会冲击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必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19(1).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43-02
作者简介:张桂芬,1964年8月出生,女,广东兴宁人,安顺市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