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第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有 效 教 育”之我见
王秋菊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第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摘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诚信、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育;有效性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今天,我就浅谈一下什么是有效教育。
有效-----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很多,关键是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精神;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和激励机制;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这样才能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结果大约三十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教育涉及每个个体的一生,涉及群体是一代人。纵观我们现在出现的社会问题,道德、诚信的一种缺失,人格、价值观的扭曲都与我们的家、校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成绩被当作衡量一个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的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会被忽略。这种为了培养“少数”而让“大多数”带着心灵创伤走出校门的教育,其危害是难以估计的,是不符合教育的目的的。祖国的昌盛是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创造与奋斗实现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一颗宽容、平等的态度,这样才能发挥有效促进的作用。
从每个家庭来说,子女的教育可能是家庭除了买房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社会现实,家长狭隘“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让学校、老师承受沉重的压力,为了升学率、为了教学任务、为了高成绩,严重忽视了学生品德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才是需要学习、天赋、兴趣为基础的,而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状态。繁重的课程和作业,各种各样的考试,甚至周末还有各种补习,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对于科学真正兴趣已经消磨殆尽了。我们的教育消磨了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真理的强烈兴趣,这就是我们教育毁坏人才的根本所在。为什么我们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却培养不出很多一流人才,这就是我们值得反省与深思的地方。教育的有效性,最能体现的就是我们的各类科研的水平,人才的储备,能领导世界的能力。
突出、体现我们的“教育”的“有效”性,就是要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国、爱家、诚信、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最需要的教育。
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勇于改变,敢于创新,就能培养出一代国之栋梁,一代精英人才,让我们永远走在世界科研的先例。
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有效教育”,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