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城市发展之关系①

2016-11-28 14:01:29李佳川李亦波唐金根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文化

李佳川李亦波唐金根

(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6;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城市发展之关系①

李佳川1李亦波2唐金根1

(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6;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促进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体育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双赢。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城市发展关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关系密切,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城市发展水平、城市休闲社会的到来、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政策体制的完善等因素为体育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文化创意产业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发展 体育与城市

1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内涵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但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及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论述,可以理解为以体育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以体育文化、体育创意、体育技术为重要支撑,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以体育文化艺术、体育信息、体育经济为价值核心并具有知识产权的附加值,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文化产品和体育文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一般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式。因此,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既具有高知识化、智能化特征,也具有高增利、高附加值特征,还具有强融合性、渗透性特征,同时呈现出数字化、知识密集型等新经济的特征。

Castells指出城市是社会的表现,空间是结晶化的时间[1]。许学强认为城市就是由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2]。钱学森认为“所谓城市,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学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3]。城市发展主要包括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两个方面:城市化体现在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它是城市的外延性发展过程;城市现代化则是城市内涵性发展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变化都起着非常重要推动作用。

2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分析

余翔、王重远指出城市发展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城市更新提供文化资本与创新资本[4]。丛海彬、高长春认为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是创意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机制[5]。20世纪以来,随着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赛事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国家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许多以体育产业为特色的世界著名城市,如:伦敦、利物浦、巴萨罗那、曼彻斯特等。美国洛杉矶因举办1984年奥运会而成为首次获得经济效益的城市,这也成了后来许多城市争相举办奥运会的主要原因[6]。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论是开幕式、闭幕式中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创意内涵,以及北京奥运会各大赛事场馆的构想与建筑等,皆成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之作,推动了世界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也就有了非常重要的可能。

3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3.1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体育产业中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产业,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优先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以技术、信息、创意为核心,体现创新和研发等科技与文化的附加值,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渗透于交通运输、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并融合于赛事及相关商业、旅游等服务业中,促进城市交通运输、通讯等产业发展,带动旅游、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

3.2 拓宽城市就业渠道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很多,在创业和就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6年世界杯给举办国德国政府带来20亿欧元的收人,为德国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机会。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NBA总裁一样,创意非凡[7]。奥运会在带动举办城市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奥运投资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造了2.5万个就业机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提供了30万个就业岗位,2000年悉尼奥运会为10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2008年奥运会大约给北京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尤其为高科技人才、建设与管理人才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3.3 提升城市形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Allen J.Scott指出:城市可以借助品牌体育赛事,通过合理有效的战略规划与运作,将赛事蕴含的正面、积极因素成功地转移至城市的形象塑造工程之中,通过加强或重塑城市形象,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8]。体育是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体育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直接为城市创造巨大经济收益,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影响。体育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形象。独具特色的体育赛事、体育品牌、体育明星等体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更有助于创造“体育名城”“体育之都”。

3.4 提高城市竞争力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反映并推动城市文化与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是城市政府政策与体制创新能力的反映。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城市传统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等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促进了城市核心经济资源的发展,并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了城市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4 城市发展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1 城市发展水平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美国体育社会学家Jay在谈及商业体育出现和发展的条件时指出,商业体育的成长及发展需要一定社会与经济条件的支持,包括市场经济的环境、密集的人口、稳定雄厚的资本投入、较高水平的收入、足够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及便利的交通和传媒系统等。因此,体育要想获得较大发展,只有在相对富裕的城镇、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城市,商业体育也才能普遍存在[9]。Jeremy Howell同样将体育产业描述为一个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后工业混合体[10],隐含着体育产业属于城市化发达阶段的表述。

我国学者李益群等在研究影响我国体育发展的环境系统时指出,根据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经验,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5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极大推动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11]。方达儿也在总结欧美发达体育产业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时认为:中国京、沪、穗3个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家庭收入快速增长、个人消费力持续上升,同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80、90年代情形接近,因此,京、沪、穗3个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有可能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2]。

4.2 城市休闲社会的来临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机遇

现代社会的技术革新增加了人们的自由时间,而在理性反叛中也燃起了人们对“自主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倡导[13]。当今社会的人们不仅具有一种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也在极力追求自主意识和实现自我的休闲意识,这意味着休闲社会已到来。20世纪末期,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人们花费在工作和家务劳动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生命中超过一半的时间可用于休闲,体育也进入到生活方式中。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迈向休闲时代[14]。因此,现今我国的体育应承载起体育休闲这份厚重的理念,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也就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肩负起人们追求自我价值、自我意义实现的重任。

4.3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环境改善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

人口规模扩大是体育竞赛产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而稠密的城市人口,是促进体育竞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美国为例,以各大城市区为基地发展俱乐部球队的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每年分别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现场观众,包括橄榄球联盟1700万、冰球联盟1600万、篮球联盟1900万和最受欢迎的棒球联盟7100万[15]。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为体育竞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数庞大的潜在市场。市场需求加快了产业的兴起,市场规模则决定了产业的兴旺。另外,现代许多大中型城市多为全国或区域性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信息畅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基本齐全,是竞赛表演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有利于推动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良好的政策体制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全国一些主要城市都相继制定战略决策,确保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和规划中,重点支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创意产业纳入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大局中,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上海市政府制定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将体育竞赛表演、健身指导、场馆运营等体育服务作为重点扶植的产业,为上海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河南省近年来先后制定了《河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河南省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创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湖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期间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体育产业中新的发展出路和方向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各大主要城市都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5 结语

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市文化内容并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样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给城市发展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双赢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和积极影响。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和功能优势,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依据城市建设特色来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构建一种城市化与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机制,并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城市化发展道路,形成一种极具创意的城市发展新方向、新模式。

[1]Castells M. The Information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and Urban-Regional Progress[J].Oxford:Wiley-Blackwell,1989.

[2]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

[3]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5.

[4]余翔,王重远.城市更新与都市创意产业的互动[J].城市问题,2009(10):21-24.

[5]丛海彬,高长春.创意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4):7-12.

[6]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

[7]Cheri L. Bradish, Julie A. Stevens, Anna H. Lathrop. National Versus Regional Sports Marketing:An Interpretation of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2003:209.

[8]刘东锋.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38-41.

[9]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美国体育社会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00.

[10]Jeremy Howell: Manufacturing experiences: urban development,sport and recreation[J].Spor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2005(1):56.

[11]李益群,詹建国,张忠秋,等.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社会环境的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2(9):1-5.

[12]方达儿.欧美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快速增长的经济动因及其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44.

[13]黄山,郑贺.从文化视角看我国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5):18-20.

[14]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10):9.

[15]李江涛,蒋年云.中国广州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Discus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Li Jiachuan1Li YiBo2Tang Jin'gen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Inst 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eyang Hu'nan,414006,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416000,China)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urban rapid,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tively developing the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ies, combines sports and urban development, together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Based on this,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the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has a unique role in promoting urban economic growth, broadening employment channels, improving the city image and competitive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ity provides a good condition for 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level of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leisure society's arrival, the population scale 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olicy system.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Sports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Urban development;Sports and city

G80

A

2095-2813(2016)10(b)-014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9.143

①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2013YBA160)。

李佳川(1968—),男,汉,湖南邵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谁远谁近?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08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