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环 鲁洁林(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浅析社交软件的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
金环环 鲁洁林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网络的普及使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活动人群,大部分大学生多使用社交软件进行信息交流,而随着众多社交软件给充裕的大学生活带来冲击,大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依赖引起了社会的注意。本文分析大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依赖给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及期盼。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软件;依赖;影响
随着生活的逐步网络化,现代人越来越依赖网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6.2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
学生群体构成了中国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社交网络上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利用不同的社交软件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通过动态分享生活点滴,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创造独特的想法。社交网络在塑造着大学生的社交模式和生活习惯,而对社交软件的依赖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及其价值观。
对社交软件的依赖疏远大学生与亲人、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
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主要是为了交友互动[1]。在QQ、微博、微信和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上,关注好友动态都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通过关注、了解好友在做什么,适时地留言评论来增进与好友之间的感情。尽管社交网络让我们具备了增进情感和扩大交际圈的可能,过度依赖社交软件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疏远。众多研究都表明大学生在虚拟世界的交往范围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社交圈重叠,并没有很有效地扩大交际圈。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关系,大多数人采取通过社交软件来维系朋友圈的关系,也因为如此,软件的便利逐渐使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而据现代社会的趋势来看,即使人与人见面了,大多数人无论在行走或是坐下都手不离手机。譬如在过年的时候,人们对于QQ抢红包、微信摇一摇、支付宝加好友集福和咻一咻等活动的参与度极高,又譬如“批发拜年”,大家通过复制、群发的方式传递新年祝福,而经过调查,大多数人不会回复这类群发的信息。这无疑会使沟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
自我呈现也是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之一。通过管理个人主页,撰写状态,分享信息,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上晒生活的点滴,晒美人美景美图。调查研究,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在社交软件上晒旅游、礼物,甚至名表名车。而这一现象容易引起大学生之间攀比的趋势,处于一个虚荣心极强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喜欢呈现最优秀的自我和环境,难免造成互相评论、比较的局面。虽然通过社交软件的自我呈现满足了大学生寻求自我认同和自由表达自我的需求,分享与转发功能也放纵了“炫耀”心理,有评价认为这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会有负面影响。
社交网络的信息特征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通过社交网络的移动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速度都让人难以想象,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过于繁杂,对于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影响的大学生而言,错误或偏激负面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弱化自身正确的观念和信念,对大学生适应社会带来了障碍。
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使用社交软件,时长普遍在3-4个小时。对社交软件的依赖,意味着大学生花大把时间在网络上,有部分大学生访问社交网络频率高、时间长,不断地进行好友状态查看与朋友圈刷新,难以自控。一段时间未接触社交网络就会产生“与世隔绝”的感觉,内心不舒坦,就像网络成瘾者开始是精神上渴望上网,逐渐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疲乏无力等,接触到社交软件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的日益增高,必定会影响其专业学习及生活。
同时对社交软件的依赖容易导致大学生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的问题。获取信息是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的另一动机。通过在微博上的名人微博或热门话题微博、在微信上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是大学生利用社交软件获取信息的方式。而网络上信息的准确度却是无法估量的,病毒式传播使得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积极地扮演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人人网的转帖,微博的转发,朋友圈的分享。在接收有效信息的同时,一些谣言或虚假的信息非常容易地被传散开,尤其是大学生,容易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通过更多的社交软件对其进行播散。
社交软件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广、便利的交流平台,推动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通过社交网络多渠道、大容量的信息传播与共享,大学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时事政治、新闻热点、娱乐社交等信息,同时参与话题互动与评论,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2]。但调查表明,网络成瘾与交往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呈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对社交软件的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据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将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这意味着社交软件的影响将大面积扩散,而作为建设中国伟大事业后备军的学生群体应给自己敲响警钟。
时间是我们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我们掌握了时间,那它就是壹个好西崽;似果让时间来支配我们,那它就是壹个坏主人[4]。作为大学生,在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注意拒绝网络的诱惑,用最少的时间做最有效的事情。当我们面对层出不穷、纷繁琐杂的信息时,应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理性、多一些责任,要客观面对网络上的众生百态,用事实说话,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生活需要我们抬起头来做人,而不是只低头盯着手上的手机。让社交软件成为工具而不是生活。
参考文献:
[1]彭良姝,方章东.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1—113+117.
[2]魏晓添.高校学生实用微博、社交网站及移动上网状况、影响评价及学校跟进工作的办法研究[J].金山,2012(6):125.
[3]夏梦甜,杨漫欣.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交能力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育,2014,06:9-10.
[4]卫宾著.《从终点出发——7天学会时间管理》,海天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鲁洁林1995,女,汉,浙江省杭州市萧山,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45-01
作者简介:金环环1995,女,汉,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