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强(河池学院 广西宜州 546300)
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①
罗强
(河池学院 广西宜州 546300)
摘 要:自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教育资源紧缺是高等学校办学面临着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区域性教育资源整合的机制研究是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紧缺的主要途径之一。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结合柳来河3所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对体育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机制,主要包括:领导决策机制、沟通协商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旨在为柳来河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柳来河一体化 区域性高校 体育教育资源 机制
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体育活动,以扩大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在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1]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与高等体育教育密切相关的,能够满足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切物力、人力、财力及信息等资源。[2]主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体育教育资源包括场地器材设施、体育运行经费等;无形的体育教育资源包括体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校园体育文化等。“整合机制”是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和不同利益主体矛盾,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具有明确一致利益追求整体的各种制度和机制建设。[3]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机制是在当前高校扩大招生导致教育资源紧缺的环境下,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利用进行协调、引导、选择、综合,从而体现教育的公正、公平,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和谐发展的过程。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能否最大化、整合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机制的建设和落实。
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一体化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机制是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体育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该研究从领导决策机制、沟通协商机制、工作推进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四个层面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2.1 建立领导决策机制
《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文件编制,是指导柳州、来宾、河池市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4]广西科技大学、河池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原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所院校在《规划》的指导下成立由广西科技大学牵头的推进区域性一体化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的领导小组,建立校长联席会议制,制定并签署《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协议》,明确各校在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责任,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在以突出特色、把握优势为前提下,协商确定整合项目,协调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
2.2 建立沟通协商机制
广西科技大学、河池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3所院校建立以各体育学院院长(系主任)为负责人的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的专门工作机构,以校长联席会议制定并签署的《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发展协议》为指导,负责整合发展的日常协调、规划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各体育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工作会议,交流在整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一并提交校长联席会议讨论。各院校负责人围绕落实校长联席会议确定的体育教育资源整合项目,开展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校长联席会议汇报。
2.3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要把柳来河一体化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这一战略部署转变为发展成果,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来落实确定整合运动项目或体育课程等。广西科技大学、河池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3所院校体育学院(系)的相关教研室主任或者相关运动项目负责人建立相对应的协商机制,具体落实校长联
应该走在时代前列,创造并引领健身时尚的潮流。
参考文献
[1]黄彧.南昌地区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2]郑加全.成都市城区中学开展健身街舞课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黄璐.体育品牌市场营销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8): 115-118.
[4]黄璐.体育行业与媒体消费的共生共赢[J].新闻战线,2015(5): 193-194.
[5]陈良驹.街舞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体育师友, 2013,36(6):65-67.
[6]何艳.新疆舞健身操传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7]黄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的国家战略思想[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2):34-37.
[8]郑加全.成都市城区中学开展健身街舞课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9]鲁书凤.扬州市普通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现状调查报告[D].扬州大学,2014.
[10]黄璐.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思维陷阱——李宁品牌困局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35(1):97-103.
[11]闵良艳.扬州地区青少年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1):53-54,80.
[12]黄儒鸿,黄梦琪.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竞赛发展状况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96-197.
[13]黄璐.运动技术考量在体育伤害责任认定中的重要性——基于上海新泾公园体育伤害案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 31(3):16-20.
[14]黄璐.谈体育伤害案件中应考虑的两个问题——比赛性质和运动情境[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4):9-14.
[15 ]张文斌.长春市高校竞技健美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6]张寻.河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现状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作者简介:罗强(1977,12—),男,汉,湖南株洲人,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基金项目:①2014年度河池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柳来河一体化背景下区域性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研究》,编号:2014EB018。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119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