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源吨 王亚楠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000)
重庆大学游泳池管理现状与建议①
陈源吨 王亚楠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000)
游泳池的建设与管理是体育设施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游泳期长,游泳课作为必修课之一,游泳人数较多,因此游泳池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该文就重庆大学四大游泳池的管理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如管理、对象与费用、水与安全、运营与宣传,进而提出相应建议,如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对管理人员和救生员的要求,加强卫生与安全管理,降低风险,购买保险等,以期重庆大学游泳池管理与发展更加规范、更加安全。
游泳池 管理 规范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有关游泳场馆的建设与管理和经济学方面的资料为论文的选题、设计、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 观察访谈法
对重庆大学游泳池进行现场观察和了解、走访,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重庆大学4个游泳池均为室外游泳池、一般水温游泳池,采用标准游泳池的深水1.8 m、浅水1.2 m。现就重庆大学4个泳池的管理现状整理如下。
2.1 位置、配置和开放时间
重庆大学A区游泳池一个位于体育学院,临近后门,开放时间为暑假期间,两场开放:16:00~18:00和18:30~20:30,对外开放。配备饮食和游泳器材、淋浴、厕所、储物柜等。
A区另一个游泳池位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附近,开放时间为暑假期间,不对外开放,仅作为游泳培训使用。只配备淋浴设施。
B区游泳池位于宿舍区和教师公寓附近,常年开放。服务对象为重庆大学学生和老师,一般开放时间为16:30~18:30。5月1日到10月1日期间两场开放:16:00~18:00和18:30~20:30。配备淋浴、储物柜、厕所和少量游泳器材。
虎溪校区游泳池位于兰园附近,基本上每年从5月7日对教师、学生开放。开放时间:16:30~18:30。暑假期间两场开放:16:00~18:00和18:30~20:30。配备饮食和游泳器材、淋浴、储物柜等。根据校区和季节会有所调整。
2.2 现行管理办法
学校为主体,以体育学院为实体进行经营管理。
开放时间体育学院学生和教职工凭本人游泳证免费入场;体育学院的学生在游泳池开放期间可凭本人学生证免费入场;教学期间,游泳池不对校外人员开放;游泳池开放实行连场制,无游泳证的体育学院学生和教职工,在离该场结束时间前60分钟入场,收费15元;入场不足60分钟,收费10元;根据《重庆市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入池人员必须穿游泳衣和游泳裤(游泳池不出租游泳衣和游泳裤);若遇大幅降温或雷雨等特殊情况,游泳池暂停开放;暑假期间游泳池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2.3 目前重庆大学游泳池存在的问题
A区两个游泳池距离位置较近,只对外开放一个,开放时间仅为暑假,开放时间短,A区学生学习、练习游泳包括授课需要到B区游泳池完成。淋浴为常温水温。B区游泳池无浸脚消毒池或没有使用,淋浴为常温水温,游泳器材有限,没有配备饮食、饮水等。距离A区、C区较远。虎溪游泳池位于兰园,但是虎溪校区的宿舍分布是在虎溪校区的四个角落,其他宿舍区比如松园距离游泳池较远。所有的游泳池都没有配备常驻教练。重庆大学没有室内游泳池、恒温游泳池和比赛游泳池,游泳池没有安置赛道。
在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条例简单,很多问题没有提到,如游泳人员的健康状况,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患者禁止入内;听从教练和救生员的指挥。安全第一,严禁跳水和在池中、岸边追逐打闹;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泳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禁止在池中做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动作、爱护游泳池的一切设施。
在对象与费用上,A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儿童、外来人员。B区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和老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学生主要为大一、大二本科生,各别学院如艺术学院、软件学院、化工学院研究生,游泳池开放的主要对象为学生;游泳卡各校区通用;年卡游泳证240元,补办20元。存在问题:办理游泳证时要到体育学院财务处办理,游泳池却没有明确公示,学生有的到了游泳池又要跑到体育学院财务处办理,体育学院财务处位于重庆大学A区体育学院负一楼,位置难找,遭到了很多学生的不满。
换水与安全上,重庆大学的游泳池并未按管理要求换水,只是每三天用吸尘器吸,放点漂白粉了事。药品入水有很大气味,入眼后眼睛很不舒服;游泳者大部分都直接买票进场,游泳池的管理员没有要求任何一人出示健康证。游泳池旁并没有明显标记,表明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等人不允许入内;救生员多为体育学院学生,有的有救生员证,有的却没有,专业化水平较低;水质管理方面仅采取浸脚消毒和加新水的措施,并未采用强制淋浴、强制带泳帽的措施。
在运营与宣传上,收费15元,开具重庆市税务局发票。因服务对象多为学生的限制,收费较低;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培训时间只公布在游泳池门口,没有在校园系统里公布,网络宣传主要在民主湖、贴吧进行,多为体育学院学生宣传,没有官方专门管理游泳池宣传工作;组织比赛较少,多为体育学院组织体育生自行游泳比赛,没有观众。
对现有游泳池配备进行添置以及规范。如增加游泳用具的购置、增加恒温淋浴、增加饮食、饮料的购买窗口或自动售货机、增加赛道使游泳者有序可循;配备常驻游泳教练;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具;增设室内恒温游泳池,室外常温游泳池受到多种限制,尤其是季节影响、温度影响、天气影响,不仅影响游泳池的收益,也影响学生的健身运动,拟将重庆大学A区美视电影学院附近的游泳池改造为室内常温游泳池。
延长开放时长,开展多种培训形式。目前仅开放下午和晚上时段,周末和暑假游泳者是有时间的,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延长上午的时段;举办各种培训班吸引、扩大、固定消费人群,注重满足在校学生、在校的教职工和社会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如暑假班、周末班、晚上班等;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开展娱乐游泳、康复游泳、健身游泳。
加强卫生与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三天换水,及时投放药物;对于外来游泳者需提交健康证,有不适应游泳的任何病症不得入内;初学游泳者不得进入深水区,需有一名会游泳者陪同;及时检查修复硬件设施。
降低风险,购买保险。因为游泳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责任给游泳池所有者、管理者还是使用者都难下定论,最好的方式是购买保险将游泳池的意外风险降到最低。
加强游泳池的宣传:对周边居住生活区、周边学校进行宣传。对自有规模、周边交通、居住生活区、学校等因素进行利弊分析,确定自身的定位。选择线上和线下宣传的方式,线下主要是发传单、贴广告,线上可利用校园主页、MIS系统、民主湖、贴吧、58同城等进行宣传。进行问卷调查对游泳池的设施和服务进行改进。
[1]谭华星.对南昌市高校游泳池科学化管理机制的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刘德洪.高校游泳场馆建设经营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76-177.
[3]古鸿宇.贵州省高校游泳池设施现状及开放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李丹.四川省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现状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12(4):143-146.
[5]王美红.游泳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藏研究,2014,12 (6):108-112.
G812.7
A
2095-2813(2016)11(c)-01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100
陈源吨(1990,9—),男,汉,福建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学。
王亚楠(1992,12—),女,汉,山东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