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①

2016-11-28 11:56:45张继良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0期
关键词:导向院校职业

张继良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白银 730900)

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①

张继良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白银 730900)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而言,缺少了紧跟时代的实用性,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核心,让高职体育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一大助力,根据职业岗位体能需求,发挥高职体育资源的优势,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导向就业 高职体育 新模式构建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现在的用人单位不单单看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有较强的身体素质与适应能力[1]。如何培养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是目前所有高职院校应当关注的。高校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1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情况

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应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体质与体育素养,尤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还不够重视,定位不够准确,不能在体育教学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一般只重视就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

1.1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基本以教导一些老套的健身知识和体育知识为主,缺乏职业特色,并不能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大多数老师采取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的方式等单调的教学模式,这样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

1.2 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高职体育教育要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现在的高职体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忽视多元性特点,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忽视了职业要求和专业特点,缺乏针对性,无法针对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模式和条件等因素,难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需求及综合素质[2]。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不能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目的的初衷。

1.3 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在的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就业的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却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一般为了应付体育教学的政策,只会进行简单地教学,基本作为选修课程。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过程性的考核,仅以平时的出勤率以及简单地期末考试草草了事。教学体系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期末考试不严格都会让学生对待这门学科不认真,导致无法满足学生后期的就业与发展,无法较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特征

2.1 提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构建,从实际出发,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新型人才。高职教学本身更倾向于学生的职业培训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两者相结合之下,体育教学处于以就业为目标的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学习不同的体育技能,使得学生在就业后能够更加有能力应对自己的工作。

2.2 帮助学生适应社会

高职体育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社会体育活动和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熟悉社会,对社会有更深层了解。通过团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训练心理素质与控制情绪的能力,在工作生活中可以从容面对挫折。

3 始终以就业为向导构建高职学校的体育教育

3.1 高职体育教育就业观的体现

将高职体育与岗位、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进行对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等各项素质。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区别就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对于职业技能的掌握,把体育教学与实际职业相联系,围绕学生的就业率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以就业为基础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与实际运用也是息息相关的,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3],让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以后适应社会、就业、从业打好基础。

3.2 高职体育教育人文观的体现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还应体现人文教育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单要从关心爱护学生这个方面下手,还应注重让学生了解到体育教育更深层次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跳出教授纯技术的思维定势。高职体育是整体性极强的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与生理、现实与未来等内容,把体育美好的内涵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最好的人文教育关怀。

3.3 将职业综合素养的培养融入体育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日常生活所需的身体素质,还要提高就业所需的专业身体素质,增强与专业课老师和实习指导老师的沟通。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在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本学院的需求自制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增强学生职业体育意识,提高学生适应就业环境的自我保健能力等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自信心、良好的个性、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个性的全面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学会在逆境中奋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4]。增加团队比赛类教学,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在团体合作的体育教学中学会团队合作精神、实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将是在企业中十分受用的品质。

3.4 丰富高职体育评价体系

目前不科学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并没有把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学习态度列入考核内容。高职体育的评价应该从技术动作、行为表现、心理状况等多方面进行对学生的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体现其发展性、目的性。让学生在过程性、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中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优点和缺点、给自己进行精确的定位,以便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完全了解自己的特点加以弥补和利用。

3.5 丰富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体育应从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同时还需要发挥体育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训练学生的心理素养和身体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学生未来的不同就业方向,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职业的变化,确立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职业所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具有优势。适当地增加体育教学理论课的比重,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提高其体育文化修养,激发学生的责任心、集体感和奋发进取精神。规范体育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建立长久学习的观念。规范课堂教学的过程,制度化教学管理过程,社会行为规则的教育制度化,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行为的自觉性。

4 结语

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技能、职业体能、长久体育锻炼的能力。要不断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完善,让这些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都能够符合就业向导。而学生也需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和就业实力。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担负着培养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们各个方面的素养,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1]杨庆玲,刘夕榕.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111-113.

[2]沈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24-25.

[3]孙鸿.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112-113.

[4]黄桂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J].雪莲,2015(24):70.

G807.4

A

2095-2813(2016)10(c)-00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0.005

①张继良(1964,9—),男,吉林白山人,讲师,研究方向:高职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导向院校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