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琳
七旬老汉养蛋鸡关爱青年传科技
魏忠琳
年近七旬的盛遵洲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林甸镇和平村的老党员。他和老伴按科学化、标准化的方法开始饲养蛋鸡,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他都坚持下来了。同村人风趣地调侃他说:“老盛从‘鸡爸爸’熬到了‘鸡爷爷’,养鸡数量也从最初的500只发展到现在的3万只。”他采取提高饲养水平、提高鸡雏成活率、提高产蛋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鸡蛋销售量的“五提高”科学饲养办法,现拥有固定资产300多万元,成为当地的“养鸡大王”、“科技养鸡状元”、“养鸡致富标兵”。他的事迹曾被《大庆日报》、《双阳红》杂志、《党的生活》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1991年,盛遵洲去哈尔滨的亲戚家串门,看见那里的几家蛋鸡养殖场效益不错,当时养1000只鸡一年能赚3~4万元,所以他就动心了。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盛遵洲当即在养殖场住了下来,跟着养鸡场人员起早贪黑学起养鸡技术。一周后,胸有成竹的盛遵洲带着500只鸡雏回到林甸。那一年,和平村还没有养鸡户,他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养鸡场就设在自家院里。刚回来那会儿,左邻右舍都感到新鲜,常常抱着孩子来瞧看。他一边把从哈尔滨学来的技术应用上,一边自己摸索着养鸡门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胆量和坚持,老盛的500只鸡年产蛋量达1.5万个,实现经济回报3~4万元,这让老盛对养鸡有了信心。
尝到甜头的盛遵洲开始扩大养鸡规模,1000只、3000只、5000只、10000只……鸡多蛋多,收入也多,林甸和哈尔滨的商家纷至沓来。老盛介绍说:“养鸡这一行,没有总赚也没有总赔的。赶上好年头,鸡蛋贵的行情,一年能赚个20~30万不成问题。”1995年,在村集体的大力支持下,盛遵洲创办了养鸡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养殖场从最初200平方米的家庭式养殖,发展到如今的占地1500平方米,蛋鸡存栏3.5万只、投资60多万元的机械化规模养殖基地,去年收入30万元。盛遵洲更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状元。他致富不忘众乡亲,还向农民青年传授养鸡技术,带领村里的青年农民走上养鸡致富路。
农村在发展养殖业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盛遵洲认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理,每年“科普之冬”时,镇党委、关工委都要组织青年农民参加养殖业培训班,老盛带领村里的青年农民前来参加,通过培训学习,掌握了养殖业的关键技术。回来后,老盛在村里的培训班还要经常讲蛋鸡饲养技术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青年农民听得入耳、入心、入脑,每年举办培训班10多场次,青年农民参加培训率达90%以上。
通过培训,掌握了养鸡技术的老盛,在指导青年农民养鸡时很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和平村三屯青年农民祝莉新夫妇在发展蛋鸡养殖之初,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盛遵洲得知后,及时为他们提供了鸡种、设备和饲料,并在技术上进行跟踪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祝莉新夫妇的蛋鸡养殖规模也突破了万只,实现提前致富的目标。乡亲们称赞说:“老盛不但自己养鸡致富,还带领全村青年创佳绩。”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可以获得财富。盛遵洲利用电话、手机、网络,与养鸡户经常沟通,联系沟通的主要内容涉及鸡雏品种选定、防疫时间、操作规程、饲料配比、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有市场信息、市场行情、消费者反映等,从中互相了解、互相借鉴。2014年春节前,通过信息反馈获知附近周边县份鸡的产蛋量多、鸡蛋售价低的情况后,老盛就让儿子盛国从那里把鸡蛋运到林甸市场销售,既满足林甸的消费需求,又获得了可观收入。这就是充分发挥信息沟通、信息传递作用所产生的效益。
在盛遵洲的引领带动下,儿子盛国在林甸县城南街开办了“恒鑫禽蛋商店”,销售鸡蛋、鸡雏、饲料,一举多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双赢;三屯的青年农民褚占生、褚占龙坚持10年饲养蛋鸡,讲究科学、掌握技术,从小打小闹到大规模、大发展、快发展,现每年养蛋鸡1万多只,实现自动供料、饮水一条龙机械化饲养,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青年农民冯志库过去东走西逛不务正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通过拜盛遵洲为师,苦学养鸡技术,开始养蛋鸡,经济效益良好,每年收入8万多元,走上了科技致富、劳动致富之路;聋哑青年高尚军,在村关工组织的帮助下、在盛遵洲的扶持下,养起了蛋鸡,年收入7万元以上,从而重获新生。
在多年的养鸡过程中,盛遵洲有得有失。他的理念是:利用技术、诚实守信、不断坚持、关爱后代。具体做到“三抓”:一抓饲料贮备。按自己每年饲养蛋鸡的数量,算好经济帐,有计划地贮备蛋鸡饲料,做到有备无患;二抓市场行情。把市场行情当做头等大事,了解鸡蛋涨价的原因,分析鸡蛋低价的根由,把握市场经济脉搏,顺应市场变化而变化;三抓绿色品牌。盛遵洲鸡场出品的东北笨鸡蛋,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产品,鸡蛋具有个头大、色泽正、营养丰富等特点,先后打入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目前,全村已有万只蛋鸡养殖4户、千只蛋鸡养殖10户、蛋鸡存栏6万只、本地鸡存栏2万只,仅鸡类养殖一项,全村每年可创收540万元,带动青年农民走出一条蛋鸡特色养殖的致富路。
夕阳无限尽余辉,红日喷薄升朝晖。盛遵洲在饲养蛋鸡带头致富奔小康的同时,还主动向村里青年人传送养鸡技术,扩大辐射面,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发挥了经验、时空、威望等独特优势,组织青年农民在“学科技、育新人、奔小康”活动中真学实干,做大、做强、做好饲养蛋鸡新文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