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网络视频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探究
张倩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网络视频作为青年主体反叛权威、展示个性、提升个人话语的载体,带有鲜明的青年亚文化特征。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以年龄阶段(青年期)为依据划分出来的文化,是青年主体信奉、推行和尊崇的一种符合其阶段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体系。在文化全球化的境遇下,后现在主义文化中反权威、反理性、去中心化等思想,契合了中国青年主体的反抗情结和意识,得到其广泛认同和接受,并融入、渗透到网络视频的创作中。
关键词:网络视频;青年亚文化;话语狂欢;仪式抵抗
巴赫金在研究欧洲“狂欢节”(carnival)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狂欢化”理论,他认为狂欢节是“完全独立于教会与国家的真正全民广场节式的象征和体现”。[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605)]在广义上,狂欢节不专指“狂欢节”,也包括狂欢节式的庆典、狂欢情绪、狂欢意识等。其价值在于人人都可以独立地展示个性,等级制度被颠覆,对话变得平等和自由。
当下,传统“狂欢节”缺失,互联网为大众狂欢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新“公共领域”。作为以“开放性”为核心理念的公共场域,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结构使其天然缺失信息的发布和控制中心,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自由、平等的话语狂欢广场,形成了更具互动性特色的网络传播话语空间。其中,网络传播话语作为一种交互式的话语,赋予受众更强的自主权,在海量的信息中,受众兼具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转引自:陈林侠.文化视域中的影像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72)。]一定意义上说,开放、平等的网络为受众提供了同等的发声与传播的空间,是受众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
作为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网络视频,倾向以无拘无束的幽默调侃经典、嘲弄权威,以荒诞和滑稽的形式讥讽世间百态。归根结底,网络视频是一种游戏、娱乐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拼贴、戏仿和脱冕,为情绪宣泄和话语狂欢提供了路径。如《万万没想到》中对“刘备摔子”“唐僧取经”等的脱冕处理当然网络视频的话语狂欢自身也存在矛盾性,它是欢乐、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冷嘲热讽的,在肯定的同时又不断进行否定等。
在网络视频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狂欢呈现出全民性、全面性和双重性等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视频不是精英垄断的话语平台,它是全民可以自发、自觉、自由参与的话语空间,个体在自我建构的语空间中,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消解崇高、颠覆权威来实现自我表现,并致力于将个人叙事提升为广泛关注。网络视频所涉猎的话题也不是单一的,它的对象是一切可提供娱乐、消遣、嘲弄的事物和人。
青年亚文化是从亚文化中孕育而出的,在张扬其特殊性的同时,也与母体文化保存了一致性。“抵抗”“风格”“收编”作为理解亚文化的关键词,一并被青年亚文化继承。霍尔等主编的《仪式抵抗》中认为仪式抵抗的核心是,工人阶级青年制作出各种盛行一时的独特风格和符号,如音乐、文学、舞蹈、行为和暗语等,通过这些风格和符号,青年亚文化与资产阶级形成对抗,借此协商他们的阶级存在。网络视频作为青年主体抢占话语先机的平台,从一开始便以挑战主流文化的姿态存在,青年主体在网络视频中通过批判权威来表现自我,宣扬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确立自身的文化地位。
当然,青年亚文化在崛起和挑战文化霸权的过程中,主流文化不可能对其置之不理,而是对青年亚文化进行了不懈的遏制和收编。伯明翰学派认为,作为青年主体反抗和挑战主导范式武器的青年亚文化,其挑战只是想象性的反抗,最终也不能够逃脱被收编的宿命。而收编恰恰成为青年亚文化整合、融入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的一种路径。因而,网络视频常把颠覆权威、挑战主导范式作为博取受众眼球的一种便捷方式,借此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如《三国演义》中“刘备摔子”,《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等,作为经典广为人知,其本身就附着了大量的受众,而《万万没想到》通过调侃经典,极大地吸引了附着在经典背后的受众注意力,使其不断迁移到网络视频中。而这作为网络视频提升自身影响力、完成自我建构的捷径,被广泛应用。然而,“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的文化是注定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汪慧.青年文化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54)。]所以,抵抗文化权威只是作为网络视频发展的一个阶段行为,在反抗中建立主体和身份认同,逐渐占据主流文化是其最终的发展方向。例如《晓说》与东方卫视合作中,为迎合传统电视受众的线性收视习惯,其将原本缺乏整体规划,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线索的线性、大众化的《晓松说》,成功实现网络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对接。
此外,网络视频的仪式抵抗也是网络传播主体自身多元矛盾的体现。传统传播主体是依托于西方启蒙哲学理性观基础之上的,其强调“个体是理性的、自律的、中心化的和稳定的人”。而后现代社会所培养的身份形式与现代社会的身份形式存在差异甚至对立,网络后现代社会交往实践所构建的是“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秦志希,葛丰,失洪霞.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笫55卷第6期[J],2002年11月。]一方面,多元矛盾的青年传播主体,促使网络文化向自由、多元化发展,不断消解文化霸权;另一方面,深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的青年主体,在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中,又有可能形成新的颠覆性的、垄断性的文化霸权。扛着“消解”文化霸权大旗的网络视频,实质上却在悄然的推行文化的垄断化、同质化。当然,无论是内在话语的狂欢,还是外在风格的抵抗、颠覆,实际上,从诞生之日起其就己经沦为了一种苍白的仪式。
参考文献:
[1]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 [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605)。
[2]转引自:陈林侠.文化视域中的影像叙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72)。
[3]汪慧.青年文化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54)。
[4]秦志希,葛丰,失洪霞.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笫55卷第6期[J],2002年11月。
课题项目:本文为黄冈师范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新媒介语境下网络视频与地域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5019303)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5;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20-01
作者简介:张倩,女,助教1986.12,山东临沂,硕士研究生,黄冈师范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