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深
“一改二”的要害在提高人口质量
文/长深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决定。近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新华网2015年 11月1日)
执行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到此宣告终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策的核心并不是一孩化,而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一孩化”只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是对人口恶性膨胀的“硬着陆”,一旦“硬着落”成功,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生育率为1.18%,而据专家的论证,我国生育率需在2.3%左右,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事实上,人口老化的步伐已明显加快,到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2.2亿,已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南通是全国计划生育的先进地区,人口已连续7年负增长,老龄化已达26%以上,先于全省全国步入老龄社会,“未富先老”已成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真正的危机还在于人口素质的反向增长,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越不想多生孩子;越是贫穷边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越是想多生孩子。越是高知、高科技、受教育充分的人群,越不想多生;越是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相对低的,越是想多生。“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而这部分人的生育属于“原籍地管不到,当地又管不了”的失控状态。在南通的一些农贸市场、小市场做生意的外来户,一般都有2~3个孩子,多的甚至4~5个。这些孩子大部分没有户籍,很难像平常人家的孩子那样接受常规教育。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生育率最高的前5名广西、贵州、新疆、安徽等,均在我国中西部经济次发达、欠发达地区。中国老百姓向来重视生育质量,少年强,则国家强,高素质人口不断下滑,低素质人口不断涌现,这才是对国家前途的堪忧之处。
人口政策是超长期政策,如果不能超前规划、超前谋略,后续影响将是一代或是几代人的事。“一孩化”也好,“放开二胎”也好,这都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要在“优生优育”上下功夫,在“提高人口质量”上做文章。这就需要我们的人口政策应向优生、优育倾斜。比如在生二胎普遍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首先鼓励高知、高科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这些人生二胎采取奖励措施,鼓励这部分人先“二”起来。这部分人之所以缺少生二胎热情,是因为有不少后顾之忧。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多生了一个孩子,意味着大量精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尤其对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来说,生二胎可能承担就业、健康等诸多风险。德国研究人员斯蒂芬发现,生育率越高的社会,也是协调抚养和工作条件相配套的社会。法国的生育率一直保持比较稳定合理区间,最好的秘诀是保持稳定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育儿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保障,大部分托儿所都是公立的,孩子2岁时就可入托儿所,98%的3岁前入托。由于托儿所是免费的,对需要忙碌工作的双职工帮助很大。政府还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企业提供婴幼儿的照料和看护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好的东西,都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