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豫秦
国际工人阶级、英国产业革命与产业工人
■文/豫秦
说起什么是近代国际工人阶级、世界无产者,这还需要从英国近代历史说起。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伴随着英法、英西战争的胜利以及国内圈地运动的进行,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大量原始资本积累,一大批自由劳动力涌现。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理论的应用,使得英国贸易市场迅速扩大,对生产力的需求日益加剧。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以及工场手工业长期发展积累的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成为必然。以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为开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随着机器发明的日益发展与被投入生产,在英国,开始率先酝酿并完成了一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包含了生产技术革命和社会关系变革两方面,其核心为机器生产。一方面,生产体系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形式开始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人类生产的历史开始由手工业劳动进入动力机器生产的时代,后者并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与主流。更加显著的是,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人类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与生产关系的巨大转变。这突出表现在个体工厂手工业生产在机器的发明与运用中逐渐转型为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形式。机器大工业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更为重要是,正如恩格斯所言,“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不同于手工工场时代,工人大都同农村保持有一定的联系,在劳动之暇从事耕种。机器大工业完全割断了他们同农村的联系,剥夺了他们最后独立活动的自由。除了出卖劳动力外,工人再也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机器的生产以及广泛使用,迅速提高生产力,也使工人被紧紧的束缚在机器旁边,处在紧张的劳动之中。早在资本主义形成前,雇主与工人间即有矛盾斗争。工业革命后,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采取各种方式剥削压榨工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暴露,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
18世纪末以来,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产阶级采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增加劳动强度等方式压迫工人。这一时期的工厂应冠以“血汗工厂”之称号。工人日劳动时间在12到18小时之间。马克思就曾指出,为了延长工时,资本家还“侵占人体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工人工资持续降低。如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工人的周工资在1810年是42先令6便士,到1825年为25先令6便士。法国巴黎工人每日工资仅能购买2千克面包。此外采取罚款、大量雇佣女工童工以代替成年男工等均被资本家广泛使用,以获取更多利润。如英国一些习艺所里穷人的孩子从3、4岁开始便被成批以签订学徒契约的形式卖给工厂主。工人的劳动条件更是恶劣。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就表示,“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
在这种残酷剥削下工人也开始进行反抗斗争。起初,工人认为自己悲惨生活是因为使用机器造成的,因而在英、法等国家纷纷发生了工人砸毁机器等运动。其最早的就是发生在英国的卢德运动。此后在1779年,英国兰开夏地区也发生过参加者达8000多人反抗活动,机器与厂房被捣毁。法国工人在1830年代前后的运动中,更是明确提出“打倒大臣、打倒蒸汽机”的口号。对这种工人最初的反抗斗争形式,列宁曾评价到“这种斗争形式也是必要的,因为对资本家的憎恨心情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促使工人产生自卫要求的第一个推动力”。在斗争中,工人逐渐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并逐渐从最初的经济要求发展到提出政治要求。其以欧洲相继发生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
随着工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的加深,在反抗斗争中,工人阶级开始逐渐团结,从一个自在的阶级日益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力量已经开始显现,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认识与觉悟。加以三大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也使得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在批判继承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欧洲古典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在与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1847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共产党宣言》系统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指导纲领,更是国际工人运动的战斗纲领,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宣言》积极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丰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864年,为了加强国际工人间的联系与团结,推动工人运动,英法德意四国工人在伦敦召开会议,马克思也参加,会议组建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性联盟——第一国际,以联合国际无产阶级为反抗压迫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兄弟般的合作,自己争取自己的解放,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消灭任何阶级统治。第一国际法国支部积极领导并参加了巴黎公社运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做天下的主人,……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尽管巴黎公社运动最后失败了,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却冲破艰难险阻,以空前的规模与气势蓬勃发展、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