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山樵
精准扶贫 不丢一户 不落一人
□ 方山樵
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精准扶贫又成了热点话题。必须看到,近年来,各级各地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冲刺阶段,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实施精准扶贫,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水平,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那么,如何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呢?
精准扶贫首重政府主导,要求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在部分深度贫困地区,通过扶贫攻坚,群众脱贫效果显著,但同时,一些地方也存在扶贫空白和短板——攻坚力量和帮扶资金重点投向贫困村,对散居在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扶贫举措不多、力量不够。
首先,要精准识贫。精准识贫,是迈好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只有真正把扶贫对象摸清摸准,弄准“扶持谁”,才能为下一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提供重要依据。各级政府、扶贫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与行业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加大工作力度,找准帮扶对象,从而因村推进,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数字化管理”转变。只有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定位,去伪存真,精准真扶贫、扶真贫,才能用水滴石穿的坚持,让每一项扶贫脱贫的政策都落到实处。
其次,要“一户一策”。扶贫措施精准到户到人,不可齐步走、一刀切。习近平在《弱鸟何以先飞》中谈到,“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对帮扶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尤其要抓好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关键环节,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化解,一家一家地解决问题,长期坚持,把这些家庭从贫困中解放出来,实现帮扶的连片整体效应,达到精准扶贫,竞进小康的战略目的。
最后,要着眼长远。以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获得感,既要着力于当下“扶志”、“扶智”,又要立足长远,彻底摆脱物质贫困、精神贫瘠。扶贫开发是甩掉等靠要、穷自在等落后思想的“扶志”过程,也是从输血到造血的“扶智”过程。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的生活最终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坚决“扶志”,精准“扶智”,扶贫举措才更有威力,扶贫成效才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