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2016-11-26 03:37刘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误区对策

【摘要】当前的教育理念提倡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评价从“甄别”走向“发展”,使政治学习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这要求我们系统总结政治学习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努力走出评价误区,从次数、比例设定等诸多方面逐渐趋于科学合理。以适应学习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学习评价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05-02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学习评价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观察和总结,发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在长期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寻找问题的根源及突破口,就此我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误区

由于多年传统评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思想中或多或少存有一些陈旧意识的残余。我们应在新评价理念的引领下,勇于冲破原有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束缚,努力走出评价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偏差

“学生思想政治学习评价,必须坚持全面性,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能以偏概全。”[1]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有的老师仍然坚持用学分的积累和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状况的主要尺度,其他方面的描述或是轻描淡写或是基本雷同,没有完全理解评价的真正含义和目的。认为学习评价就是要实施奖惩、拉开档次,评出等级。这样,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评比结果和高分而表现良好,在道德认识上产生一定偏差。甚至个别教师认为全面的评价不利于突出学习中心,担心对学生起到误导的作用,偏离学习主题,影响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其实,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时期,他们的身心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全面的评价利于促使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2.操作随意

虽然学生的学习评价需要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和多样化的方法,但也不能生硬的照搬滥用。以评价方法为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考不是法宝,评也不完全是法宝,应因事项而定。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在于课堂,其他方面难以定量分析,只能采用定性法。定性评价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由于缺少科学依据,常常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同时,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一人很难准确的把握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存在那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完全不同的学生,因此极容易出现教师片面的、不准确的评价。

3.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学生学习评价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而经常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对客观的进行评价是个损失。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少考虑到学生的内部动力,在评价活动中仍存在由教师布置、组织、安排等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是有严重的依赖性就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这样不仅削弱学生的自我教育,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动机。

二、政治学习评价的对策分析

1.善于把握学生学习评价中的“度”

首先,把握评价次数的“度”。我们应该明白,学习评价是必要的,但频繁的评价却是不必要的,那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可能导致走过场,起反作用。对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次数要恰到好处,太少了达不到效果,太多了也不行,容易起到副作用。有的老师为了给期末的评价提供充分的材料,坚持一个星期对学习评价进行一次汇总,结果评的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懒散。其次,把握比例设定的“度”。比例设定的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如果设定明确的标准等级,特别是优秀的比例,老师处理起来有很多困难,极易引起矛盾纠纷。如果不设定优秀、良好、合格等不同等级的比例,又极易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等级形同虚设,走过场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运用灵活方法把握比例设定的“度”,既使学生心服口服,又要达到学习评价的目的,使政治学科的学习评价真正为政治课教学服务。

2.制定合理的评价目标

在当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学习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参照政治教学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以及国家颁布的中学生行为守则、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等,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构建评价目标体系。在目标设计时,应以鉴定甄别和选拔淘汰两项评价功能为基础。“所谓鉴定甄别,是指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其实质是一种目标参照评价或绝对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会考等。”[2]“所谓选拔淘汰,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地位与他人所处地位相比较,从而为选拔优秀者、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如科举考试、中考和高考等。”[3]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同时突出评价的行为标准,因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是重要的,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行为表现。目标设定应既有宏观方向性指导,又有具体达成目标,尽量全面、具体。多主体的参与也是如此,请家长参与,注意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力求科学合理。

总之,我们在具体实施学习评价时,更要注重评价的效应。因为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正确有效的学习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发动机”,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源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既不能忽视学习评价蕴藏的巨大潜力,又要正视我们在评价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并要积极思考改进评价的方方面面,挖掘学习评价丰富的宝藏,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会新.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技巧.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

[2][3]丁朝蓬.高中新课程评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5,17

作者简介:

刘娇(1989-),女,中学政治教师(初中)。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误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冬季洗澡的误区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