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省气象广域网是指覆盖省内各级气象部门的地面宽带网络,由各级气象部门与相关运营商共同承建,主要承载着省内各类探测数据的传输,以及气象数据共享、视频天气会商等业务,是省内各项气象业务、科研等稳定运行的基础平台。
升级改造前湖北省级气象广域网网于2014年已建成了以MSTP、SDH混合方式(租用方式)的业务网络系统。具体为省局与17个市(州)局通过MSTP建立两条10M专线,68个县局各1条2M SDH专线与2M MSTP专线联接到所属的市(州)局业务网,形成省-市-县三级混合网络方式,见下图1。然而,随着气象信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该网络架构已不满较好的满足后期各项业务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1.星型结构网络扩展性不强,特别是市县气象台站局站分离情况的增加,需要对网络节点进行扩充时,市县两级均需要重新建设,建设费用较高。
2.市(州)局承担着市与所管辖区内各县局的数据传输与共享等业务,一旦市(州)局设备或线路故障将影响到全市业务正常运行。
3.根据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气象系统集约化与信息共享趋于扁平化;如:全省各市、县局从省局调用大量指导产品与气象数据(如CIPAS、MICAPS 系统等 ),省内跨市与县应用系统联动业务开展;使得省内市局或县局间任意两点间、各县至省级间直接进行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
图1 升级改造前省级气象广域网拓扑结构图
省局广域网汇聚端、市(州)局、县 (市 )均部署两台路由器,通过IRF技术,将物理上两台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在降低网络运维成本的同时,提升设备与链路带宽的利用率。省级两台路由器承载各市(州)MSTP专线接入,以及作为省级CE端接入至移动MPLS VPN网;市局两台设备承载管辖区内各县(市)MSTP专线接入,同时作为市级CE端接入MPLS VPN网;县局设备MSTP专线接入至所属市局,作为移动MPLS VPN网CE端接入。
对 省-市(州)-县 三级广域网垂直结构的进行调整,全省气象广域网实现MSTP与MPLS VPN线路的热备份,见图2,其中MPLS VPN线路,省级接入速率总带宽为300Mbps,市(州)局接入带宽为50Mbps,县 级 为 10Mbps;MSTP线路,省市间50Mbps专线连接,市县间采用10Mbps专线互联。
在MPLS VPN网状网络架构中,新增局点只需要一个端口配合运营商完成本地网络的接入,由运营商将相关网段信息在MPLS VPN网中发布即可,不仅解决网络节点扩充时的建设成本,而且降低市、县两级气象网络运维人员的工作量。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作为CE端接入至运营商PE设备,实现各级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直接通信,符合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升级后的省级气象广域网真正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设备、链路、路由的双冗余,使气象系统基础业务有双重保障。
业务分流是指气象业务流与视频流由不同的链路进行传输。我省根据MSTP与MPLS VPN两种线路的不同特点,确定由MPLS VPN线路主要承载全省实时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气象数据共享、政务办公等业务;MSTP专线则承担着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间的高清视频会商、远程培训等业务。
图2 升级改造后省级气象广域网拓扑结构图
在省市县各级均部署有两台带IRF模块的路由器,两台路由器之间通过堆叠线缆进行互连,完成IRF端口与IRF物理端口的绑定。启用IRF后,在简化各地网络配置的同时,有效解决核心网络设备单点故障隐患。具体配置如下:
irf member 1--配置IRF逻辑接口,IRF-Port1与IRF-Port2
irf-port 1
port group interface g 0/0
chassis convert mode irf
irf member 2
...--配 置 同irf member 1
interface Route-Aggregation1
description IRF-BFD
mad bfd enable--IRF建立完成后配置BFD MAD检测
mad ip address 192.168.254.253 255.255.255.252 member 1
mad ip address 192.168.254.254 255.255.255.252 member 2
#
port link-mode route
description IRF-BFD--与物理端口绑定后生效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26
...--配 置 同 上Gi1/0/26
省市县三级广域网路由器作为CE端接入移动MPLS VPN网,各地以MPLS VPN线路作为主用线路,采用OSPF多进程进行路由规划。全网规划三个OSPF进程,其中,MPLS VPN 网络的PE与CE间运行OSPF 10,省局与市局互联链路(MSTP)运行OSPF 20,省局局域网运行OSPF 1,市局其所管辖县局域网运行OSPF 1。见下图3。
以市局端为例:将OSPF 10和OSPF 20的路由引入至OSPF 1;将OSPF 1的路由引入至OSPF 10和OSPF 20,在引入市局局域网路由同时,将市局所管辖县局局局域网路由聚合后配置为下一跳为NULL 0,引入至OSPF 10和20。具体配置如下:
ospf 1
import-route ospf 10---引入从OSPF 10 中学习到的OSPF路由
依据装置整体结构方案设计,为保证装置调节角度及位移距离精度,实现装置自动控制,选取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进行风筒出风口距掘进端头的距离测定,根据距离信号反馈,驱动步进电动机实现距离前后调节,使其保证在5~10 m范围内,且在5~10 m范围内时,PLC控制器执行设定程序,驱动齿轮转向机构和叶片开合机构的步进电动机工作,实现不同工况下其角度和口径的变化。利用增量式编码器进行角度偏转的反馈,确保最佳风场调控规则在智能调控装置上角度偏转的准确性。智能调控方案如图8所示。
import-route ospf 20---引入从OSPF 20 中学习到的OSPF路由
preference 180--OSPF 1 内部路由优先级180
preference ase 190--OSPF1 外部路由优先级190
area 0.0.7.215--在区域2007中宣告相应路由
network 10.107.*.*0.0.0.255--市局路由器至核心交换机接口地址
network 192.168.*.*0.0.0.3--县-市MSTP专线互联接口地址
ospf 10--OSPF10外部路由优先级分别为150
import-route direct route-policy Direct_to_OSPF10/20--引入匹配route-policy Direct_to_OSPF10/20直连路由(市局路由器直连网段信息)
import-route static route-policy S-TOOSPF--引入匹配S-TOOSPF的静态路由(市局及所管辖县局局域网业务地址)
图3 全省气象广域网路由规划
area 0.0.0.0
network 172.31.101.*0.0.0.3 --宣告市局CE端与运营商PE互联接口地址
ospf 20
import-route direct route-policy Direct_to_OSPF10/20 ---同 上OSPF10进程中相关配置
import-route static route-policy S-TO-OSPF
preference ase 170---OSPF20外部路由优先级分别为170
area 0.0.0.0
network 172.31.72.*0.0.0.3 --宣告市局至省局MSTP专线两端互联接口地址
省级气象广域网采用MPLS VPN+MSTP链路作为冗余,保证气象广域网故障时,能在不影响业务情况下完成链路的自动切换,做到无缝网络备份。
根据路由规划,正常情况下,我省以MPLS VPN作为主要线路来承载气象数据传输与共享等业务。为充分利用备份线路(MSTP),同时避免视频业务过多消耗主用链路的带宽资源,将视频会商业务流分配至MSTP专线上,即在各局点广域网路由器上配置视频业务的静态路由;然而当MSTP专线两端中任一端链路故障,对端设备无法感知,这样会导致配置静态路由的视频业务流量无法进行自动切换,因此本次采用静态路由与BFD联动来完成。具体配置如下:
(1)市局端
ip route-static 10.104.3.0 24 172.31.72.25 bfd control-packet bfdsource 172.31.72.26--在MSTP专线故障时(检测172.31.72.*两端接口地址 ),往省局 10.104.3.0 视频地址段,路由自动切换至MPLS VPN线路;
(2)省局端
ip route-static 10.107.0.0 24 172.31.72.26 bfd control-packet bfd-source 172.31.72.25-- 10.107.0.0为市局视频地址段信息。
升级改造后的省级广域网,实现了以MPLS VPN和 MSTP线路热备份组网的网络架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线路自动切换与备份、业务分流等功能;降低各级气象部门对单一运营商的依赖;缩短故障处置时间,提高全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此次广域网升级,符合省气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在不断提高全省气象通信网络传输的水平的同时,加快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间信息共享,也可为其他省级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