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崇拜在秘密社会中的传播

2016-11-26 06:28:28万思蔚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关公关羽崇拜

万思蔚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关公崇拜在秘密社会中的传播

万思蔚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7)

关公在秘密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影响。秘密教门借关公之名包装教门,掩人耳目;以关公故事阐述教旨,教育徒众。帮会推崇关公的“忠义”,“忠义”成为帮会维持内部一致性的精神要素和道德标准,是和合成员的精神纽带和凝聚力量。总之,秘密社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念诠释和接受关公,与正统社会的区别十分明显。

秘密社会;关公崇拜

在中国,关羽的地位无与伦比,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对关公顶礼膜拜。关公不仅是国家的祭祀神祇,也是老百姓的供奉对象。关公是儒道佛兼容的神祗,他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统帅一切的大神,“广大神通,指山山崩,指水水灭,呼风唤雨至。上管天兵,中管神兵,下管阴兵,三界都招讨协天都元帅,相伴菩萨金身,护佛金相。”儒学尊他为“武圣”,道教奉他为“荡魔真君”、“伏魔大帝”,佛教封他为“伽蓝”。关羽还是中华民族的共神,除汉族外,在满族、蒙古族等族群,关羽信仰都十分流行。

三国至隋唐期间,关羽的影响还不大,难与诸葛亮比肩,唐时甚至以凶神的面目出现。自宋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平民成为社会主流,通俗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关羽的地位遂一路攀升,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夫子,而武圣,并列入国家祀典。如今,关公在民间几乎成为万能之神,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消灾、驱邪辟恶、除旱降雨、诛罚叛逆,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种种职能。

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由于关公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其人格和神格又与秘密社会的价值观念多有契合之处,自然就成为他们崇奉和利用的对象。秘密社会总是从他们的视域,以他们的价值取向来解读关公,接受关公,并在关公身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挖掘他的潜在利用价值。秘密社会主要包括秘密教门和秘密帮会两大系统,关公崇拜在教门和帮会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下面分而论之。

1 秘密教门中的关羽崇拜

所谓“秘密教门”是指不被封建统治者和正统文化权力认可、由底层民众秘密组织和参与的宗教体系和组织。由于秘密教门受到统治阶级的取缔和镇压,所以他们千方百计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借关羽之名为掩护,企图使自己的教派合法化、正统化,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从清代档案的“邪教”案卷看来,多数教门都有关帝信仰,红阳教教徒做会时,要念诵《伏魔宝卷》,“叙关帝事迹,并善恶自种,福慧自修等语。”黄天教把天下共神关羽说成是教门中人,其目的是为了强调教门的正统性,扩大影响力,使之成为抵挡统治者攻击的坚硬盾牌。

2 秘密帮会中的关羽崇拜

“帮会”是指民间的秘密拜盟结社组织。由于关公理想化的人格,正好符合秘密帮会领袖的要求,容易在帮会成员中引起思想共鸣,所以关羽在秘密帮会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有的帮会甚至直接以关羽之名命名,如乾隆元年福建邵武的“关圣会”。天地会志在反清复明,敬仰关公的忠义双全,取其山堂为“钟灵堂”,除供奉关羽牌位外,还有桃枝、桃子,以示“桃园结义”。哥老会香堂举办时间选择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即小说戏曲中的关公单刀过江日。

梅铮铮认为:“忠是关羽文化的核心,义是关羽文化的精髓,武是关羽文化的魅力。”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忠义信勇的化身。面对曹操的笼络利诱,他毫不动心。一知故主消息,便千里往投,“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诚,成为千古美谈。游民组成的江湖社会是个“力气”与“道义”相互参合的空间。游民社会不是靠制度、伦理、道德来维持的,而是靠“义气”支撑的,江湖人的“义”最注重“朋友”一伦,这是它和庙堂之“义”、士大夫之“义”的最大区别。

结义、结拜、歃血为盟,是模仿中国宗法制而产生的。宗法制是从氏族制度血缘关系与祖先崇拜发展起来的。以土地为中心的人民,没有更多的选择,只可能以血缘纽带组合群体,这就形成了宗族组织。宗族组织既有内向凝聚的倾向,又有外向相斥的倾向,其内向的凝聚力在于内部的血缘关系。而帮会成员脱离了原有的宗法组织,失去了原有宗法组织的保护,生活无保障,经常遭受官府、地方豪强欺凌,于是他们通过结盟拜把建立起一种类似于宗法组织又不同于宗法组织的虚拟血缘关系团体。于是,刘关张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桃园结义就自然成为他们的精神偶像。

关公也是义和团崇奉的神祗。义和团常借关公的名义发布“坛谕”,如果某团众关公附体,就要骑着象征赤兔马的赤色马,手提青龙偃月刀,携《春秋》一部。山东冠县梨园屯红拳首领阎书勤号称“大刀阎书勤”,平原县杠子李庄神拳首领李长水是朱红灯的主要副手之一,能舞八十斤重的大刀,兵器重量堪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光绪二十五年(1899)神拳闹教之后,乡里社火演过一出传颂他们事迹的戏文,戏里把李长水这位黑脸大汉扮成了红脸大汉。这些教首或拳师的表征,或多或少地具有赤面长髯、力拔山河的关帝形象。

可见,“义”是维持帮会团体内部一致性的精神要素和道德标准。帮会之所以提倡“义”,就是要以“义”作为维系内部关系的精神纽带和支柱,以此来凝聚力量,开展活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帮会发展了关公“义”中的反社会倾向,带有强烈的帮派性和趋利性,他们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义”进行诠释和行动的。

3 结语

只有获得现世利益,才能成为信仰的支柱和基础。秘密社会的关公崇拜又一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秘密社会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社会底层民众,他们的关羽崇拜,实质上就是底层民众凭藉着超人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特定的求索取向。秘密社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塑造关公的形象,挖掘关公身上可资利用的价值。于是,在秘密社会,关公就成了有别于正统社会的“他们的神”。

万思蔚(1995—)女,江西南昌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专业2014级学生。

I3

A

1672-5832(2016)07-0295-01

猜你喜欢
关公关羽崇拜
“关羽”去世
环球时报(2022-11-02)2022-11-02 10:32:32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4:12
关公面前耍大刀
我崇拜的那条“龙”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2
关公工艺
闲话关羽护嫂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4:00
西夏天崇拜研究
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 05:31:18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父母必读(2016年3期)2016-09-13 08:03:37
关羽大意失荆州
连环画报(2015年5期)2015-11-12 07: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