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6-11-26 03:08朱冬丽李郭稳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朱冬丽 李郭稳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试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朱冬丽 李郭稳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都存续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都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的学问,二者并不对立,而体现出人类文明多样化、多元化。二者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结合我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我们要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文化能够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动向,并且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是德国人塔尔海玛,他在《现代世界观》(原名《辩证唯物论入门》)一书中用两章阐述分析了中国古代孔子、老子、墨子等人的哲学思想。在论述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对于二者关系问题的回答,大多数学者赞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说,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实际,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批判地吸收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文化。“‘批判’在德国哲学的语境中,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中,从来都有否定和肯定、抛弃和保留、排斥和吸收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有一套系统的批判理论和批判方法,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小农思想、等级思想、宗教思想的批判。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各流派相互评判、争辩,甚至在它们的内部也存在不同理论分支。这种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从社会理想、世界观、辩证法三个方面分别选一个思想来进行阐述。

第一,在社会理想层面: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社会”。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追求一种和而不同、自由、平等的社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状态,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人劳动、人人平等、生活产品按需分配,这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财产公有、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不能理解为完全相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属于空想社会形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科学性,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正指引着广大人民群众为之奋斗,正在转化为现实。

第二,在世界观层面: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天下一气”。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理论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唯物主义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主要的理论命题则是“天下一气”,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所有的一切都统一于物质性的“气”。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知北游》以及《管子•内业》这些经典著作中都从不同的视角论证了“气”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万物统一的基础就是“气”。“气”也算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非常接近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物质”概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都注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相通的。

第三,在辩证法层面:对立统一规律和“阴阳学说”。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也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认为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老子、韩非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等都提出过矛盾的观点,指出矛盾是普遍的、是对立统一的。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可以在阴阳二气中实现统一。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立统一规律和“阴阳学说”不是完全一致的,但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通性,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融合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聚集,而是在价值观方面的有机融合,是两种价值体系在共同理想等方面的立体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在唯物论、辩证法、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共通之处,所以才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黑格尔曾指出:“真理只有在同一与差异的统一中,才是完全的。所以真理唯在于这种统一。”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既要看到它们的相同点、相融相通之处,也要看到它们的不同点、相差相别之处。我们要弄清楚这种异同不是完全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能机械的、孤立的、静止的去理解这里的同和异,不能把同当做是绝对的一致,也不能把异看成是绝对的对立,而要善于在异中找同、同中找异,我们要在异和同的统一中去把握真理。在前面叙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在社会理想、世界观、辩证法等方面有相通性,但是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性。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有哪些地方不同于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优于传统文化呢?

第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了很深厚的基础,伴随着“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认识最全面、批判最深刻、对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论述最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思想的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社会生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社会变革为儒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机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也为儒家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而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在封建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当西方列强不远万里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认识和了解资本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为道德也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独善其身”,强调个人的道义感,坚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近代以来,西方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文化帝国主义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王道理想打击的没有丝毫还手之力。马克思主义中的斗争精神和革命精神,弥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柔弱部分,不能一味地追求修身养性而忽略制度建设。

第三,自鸦片战争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和国家观念被逐渐消解,而新的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尚未形成,导致中华民族陷入了国家认同危机、民族认同危机、社会认同危机的多重漩涡之中。此刻的马克思主义如一剂良药,提出中华民族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理论,为中华民族确定了当时的历史方向,并指出中华民族应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结晶

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发展,深刻的影响并改变着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历经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学术界存在着一个这样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当代化的过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所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否意味着放弃马克思主义?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也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坚持这一指导思想,抵制和放弃一切腐朽的、落后的思想的侵蚀,不断创造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此为据培养出更多的“四有”新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遇到过曲折、坎坷,比如:新文化运动的失败、长征中的失利、文化大革命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和马克思主义中的教条主义有关。这就告诉我们决不能完全的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在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同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不可能作为主体来承担当代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制度决定的,是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用辨正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和差异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1]赵敦华.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启蒙时代精神的精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5-14.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5:32.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6.

[4]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

[5]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225.

[6]张敏.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4.

朱冬丽,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度研究生院级科研课题,课题编号:xhmks1607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