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锋
八仙过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文/李海锋
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旅游+文化+娱乐+生态+X”旅游发展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创新中完善、发展。在中国旅游产业全面应对“旅游+”的时代,创业者不会停下冲锋的脚步,布局更大格局,涉足更多的领域,转型发展的时代,他们正在用行动抒写创新发展的凯旋曲。
八仙过海;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旅游创业领先战略。蓬莱旅游在全省全国赫赫有名。要在蓬莱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旅游项目,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李海锋走上旅游创业路,目标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要做就做最大的,要做就做领先的。”从而确定了旅游创业的领先战略。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自发自为,到九十年代的摸着石头过河,从2000年的转型创业,到八仙过海景区、海洋极地世界、三仙山景区建成,在李海锋的脑海里,自始至终考虑着敢为人先,敢超人上的领先发展思想。他把每一个项目的投资都放在行业的前列,把每一次项目的谋划放在了同业的高点,把每一次创意超越了产业的前沿,把每一次行动的时间抢在了发展的前面。每一个思想自始至终贯穿着领先、超越意识。从八仙过海第一个把神话传说变为现实,到海洋极地世界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中国之最,到三仙山旅游文化之最、文化遗产之最,到欧乐堡梦幻世界的创新之最,没有人统计过八仙过海旅游公司创造了多少个的第一,突破了多少个之最。每一个项目无不体现着领先的思维。正式这种领先战略,指导八仙过海旅游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领军先行。
旅游项目投资互补战略。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八仙过海的创业者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区域性、功能性和产品多样性。要顾及到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接受能力,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产品的互补性,公司从发展的高度把它定为互补性战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过程的全部项目都必须具有互补性。如果说八仙过海景区只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那么海洋极地世界就是一个涉及到海洋文化和海洋科普的互补项目,二者之间不存在争市场争客源的自我争夺。这两个项目的成功运营说明公司旅游产品互补战略是成功的。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三仙山旅游景区,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文化创新。欧乐堡梦幻世界则是向旅游休闲度假靠拢,而俄罗斯大马戏团表演项目就进一步走向了休闲娱乐。从而形成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的产品互补战略格局。各个旅游板块间的这种互补关系,是公司在蓬莱旅游产品布局成功的关键所在。
旅游发展加法战略。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餐馆饭店到旅游景区,从旅游观光发展到旅游观光与旅游度假综合型产业,旅游发展的根本靠的就是加法战略。从产业发展功能看: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从产业发展业态看:旅游+文化+娱乐+生态,从旅游投资发展看,旅游每一步发展,都要与其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相叠加。这就是加法战略。八仙过海景区、海洋极地世界、三仙山风景区、欧乐堡梦幻世界、俄罗斯大马戏,都是在旅游企业与旅游资源上面做加法。这个旅游加法战略不是简单地1+1=2,而是1+1>2。如果没有公司的“旅游+”战略,就没有蓬莱旅游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效应。
旅游品牌与市场营销战略。八仙过海旅游公司的产业链条已经展开,发展布局已经落地。面对旅游市场的残酷竞争,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的八仙过海公司,并不满足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更不满足于“吃祖宗饭”。在挺起民族文化的脊梁,继往开来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一是凭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开拓渠道,深耕市场,运用先进的营销措施,打造旅游产品,塑造旅游行业品牌,拉开了“大媒体传销,大手笔策划,大活动引导,大营销造势”的塑造品牌的战略行动。二是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创新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满意度,增加旅游品牌的含金量;三是加大文化旅游营销活动力度,推出文化旅游主题营销活动;四是实行立体营销,实行品牌宣传、节庆活动、网络推广、广告投放全方位覆盖;五是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助高端媒体提升景区影响力。先后将100多家国内外主流媒体纳入战略合作伙伴。借助新浪、腾讯、搜狐、网易进行网络在线宣传,并建立了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不断探索营销模式,转变营销策略,加大营销力度,培育了一只具有较强战斗力和现代营销知识手段的营销队伍。收获了旅游景区的品牌效益和市场吸引力。
旅游管理运营创新战略。为了促进旅游管理的创新发展,结合三仙山·八仙过海旅游景区创建5A工作,推出了旅游运营管理的创新战略。一是旅游管理制度创新。以建章立制文根本,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制度,强化旅游管理体系建设,走上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在顺利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体系认证同时,先后编写制定了70个通用基础标准,216个服务保障标准,263个服务提供标准,209个工作标准。为制度化管理提供了根本条件。二是人才队伍管理培训创新。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科学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公司引进人才管理培训机制,在烟台职业学院、烟台临港学院成立冠名班,对口培养优秀学生,吸引了100多名大学生就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复旦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教授对员工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三是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创新,把过去关门培训变成为开门培训,把课本培训便成为在实践中培训。从根本上保证导游队伍服务规范、训练有素、文明卓越。四是管理运营模式的创新。把“旅游+”概念运用到全方位管理中,把旅游融合发展视为创新管理的结合部与创新点,在发展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的产品创新模式。公司的管理者是一支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精英团队。这个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走传统之路,路越走越窄。不创新,毋宁死。从领军人物李海锋,到精英团队每一位管理者,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底气, 观念意识里充满着创新基因。旅游管理、文化创新、市场运营、媒体合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用心打造的制度机制。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八仙过海速度、八仙过海管理、八仙过海思维。
(作者单位:蓬莱八仙过海旅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