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角度的高职章程研究

2016-11-26 04:36:23候苏红
长江丛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

候苏红



基于治理角度的高职章程研究

候苏红

【摘 要】高职章程是高职院校具体制度衔接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枢纽,既要保证章程制定的合法性,又要在章程内容的制定上有自身特色,同时还要结合新形势,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现代化建设的章程。本文从治理的角度出发,探究了高职章程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职 章程研究 治理角度

一、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原则及构成要素

(一)制定原则

1、行政法属性下的行政合法原则

从法律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章程的制定属于行政法范畴[1]。因此,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行政合法性原则,必须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作为参照依据,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和行使,是高职院校的一种自治章程。

2、制定实施中的法律保留原则

高职院校经授权可以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对学生行使管理权,在相关规则、管理制度、章程的制定上不能脱离行政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在其没有制定相关规定的时候高职院校自身并不享有设定处分权、开除权和退学权的权力,也无权自行调整或规定相关权力的使用范围、条件等,需要在高职管理权限范围内自行规定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细化教育法律法规中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内容。

3、兼顾目标实现和相对人权益

在制定高职院校的章程时既要注重管理目标的实现,又要注意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当将要实行的处罚决定有损于教师或学生的合法权益时,要尽量缩小不利影响的范围,降低损害的程度,即平衡目标和手段两者之间的比例,使其处于适度的状态[2]。章程的制定应在保证合理合法,合乎规范的前提下,还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实际,在内部事物等相关问题的规定细则上可以适当加入自身的理解和判断。

4、保证程序的正当和公正

当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师或学生采取处理措施,并且会影响到这些相对人的权益时,院校有义务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根据、听取相对人的相关陈述和申辩,如有需要还应在事后提供相应帮助,保证实施行为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二)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制定章程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办学宗旨、特色以及校风学风等,在内容上没有统一标准或模式,但必须要包含自身院校性质、办学宗旨、目标和开展模式、规模;领导体制、院长职责、权限和教职工与学生的权利、义务以及其以何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监督管理;学校决策重大事项的程序和方式、财产财务的管理规定;校训、校徽和校歌乃至校庆日期等。

二、治理角度下的高职章程探析

(一)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法律所规定的高职院校实行的领导体制,同时也是各大高职院校在制定章程时必须放在首要考虑位置进行考量和处理解决的事情。具体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原则规范具体细化,然后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意见,或者通过建立相关机制,把需要决策的事项提交,然后通过民主审议来进行最终决策,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同时需要明确校长和党委会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二)平衡权力和责任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仍然延续着指令化的传统模式在运行,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明确自己要将学校具体要办成什么样,要办到多大规模,履行哪些责任等。因此,高职院系在制定章程时首先就要明确学校与开办者、管理者各自的责、权、义,贯彻落实政府与学校分开,管理和办学分离的要求,在内部收入分配、人才使用和管理、学校财产和经费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三)内部治理结构

高职院校在内部治理结构的搭建上要以精简机构、职能整合为指导原则,在章程制定的过程中仔细、认真梳理原有的组织机构框架,积极反思院校自身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学术管理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同样需要维护学术的独立性,因此,在学术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学校具有制定学术标准的自主权,但既要求这个标准体现出对学术的高度尊重,又要进行相应的详细划分和具体描述,保证其具有可操作性。

(五)学校内部民主监督机制

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涉及到是否公正、公平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章程制定中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梳理清楚在哪些方面有必要使民主监督制度化,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各有关方面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内容、标准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民主监督管理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治理角度下高职院校的章程制定要在依法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构建,在领导体制、组织框架、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力求制定出一个既合法,又符合自身发展规划,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章程。

参考文献:

[1]顾斌.章程是高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突破点[J].教育与职业,2014(1):19.

[2]孙卫平,吕红.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的高职院校章程[J].职教论坛,2010(25):51~54.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候苏红(1975-),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从事高职教育、高校管理、公共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51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 03:55:40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技术与教育(2014年2期)2014-04-18 09:21:41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4-17 14:28:07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16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