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路径选择
——以美元国际化历程为借鉴

2016-11-26 23:57邵华明侯臣
社会观察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文/邵华明 侯臣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路径选择
——以美元国际化历程为借鉴

文/邵华明 侯臣

美元国际化进程

1.美元统一及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后国内的货币体系相当混乱和脆弱,到美国内战爆发前,其国内大概有9000种不同的货币流通。为筹措内战经费,林肯政府于1862~1863年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变革,让联邦政府得以集中金融系统的监管权。至此,美国才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国内货币体系。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产率和国民收入超越西欧。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完成,美国经济飞速发展,19世纪以来持续的贸易顺差则为美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2.两次世界大战及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英镑元气大伤。一战期间,美国远离战场,并通过军火贸易和物资援助,积累了巨额财富和大量黄金,借此完成了由债务国向债权国的转变,美元获得了与英镑相抗衡的地位。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此时,英国主动寻求美国支持,英镑颓势尽显。二战对美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与一战相似,期间以英镑计价的国际储备下降,相反,外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却大幅上升。英国为了获得更多的战争援助不得不对美国让步,被迫接受《租借法案》和“怀特计划”。美元逐步取代英镑成为事实。

3.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制度上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马歇尔计划则加速了美元的国际化。1944年7月,由4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建立起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得以确立。1947~1951年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扩大了美元在国外的流通规模和流通范围,使美元畅行欧洲,增强了欧洲对美元的依赖,欧洲美元市场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特里芬难题”最后导致了美元危机的爆发。1971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依靠其作为国际货币的“惯性”和自然垄断优势,以及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发达的资本市场继续掌握着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具体内容包括:各国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协调机制和协调、监督机构的建立;世界主导货币或国际储备货币的确定;确定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及履约机制。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

2010~2014年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排名相对固定,依次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只有2013年和2014年英镑的国际化指数超越日元排在第三位。2010~2014年,排名靠前的四种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合计分别为:87.52、87.78、88.39、92.06和89.32。其中美元的国际化指数均超过50,这意味着全球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交易活动中,超过一半的交易额使用的是美元。

2010~2014年,外汇储备全球份额排名前四位的货币分别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四种货币合计占有全球外汇储备份额的94.75%、94.48%、91.60%、93.58% 和91.77%,全球外汇储备几乎由上述四种货币构成,而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占比超过60%。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及路径选择

(一)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及现状

1.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从国际货币演变的历史来看,一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必要和基础性条件是该国经济实力强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增长率,近两年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7%以上。目前我国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已稳居世界第二,虽然如此,我国经济内部仍存在诸多问题:(1)产业结构落后;(2)居民消费率过低;(3)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

2.国内金融市场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开放的、流动的、自由的金融市场,这有利于发现资金的价格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国金融市场的缺陷也很明显:(1)金融市场垄断程度高,竞争不够充分,金融效率较低;(2)我国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尚未健全与完善,金融结构的弹性低,平滑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弱;(3)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不够,国际化水平低。

3.人民币国际化的各项指标不断提高。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数据,2014年12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2014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顺利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更加便利,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进一步简化。我国距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又近了一步。人民币国际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5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为3.1万亿元人民币,并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人民币汇价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还能获得铸币税的收入。但货币国际化也有其弊端,最主要是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了人民币的监管难度。所以,我们应该借鉴主要货币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应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控制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探索出适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人民币国际化大致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区域化;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1.推进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首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市场化的利率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资本的流动,对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化至关重要。其次,实行弹性汇率制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为继续保持对货币政策的可控性,必然要扩大汇率浮动区间,使之真实地反映货币之间的比价。市场化的汇率可以有效地调节人民币流通,方便其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弹性汇率制度改革必须与人民币自由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结合,稳步推进。最后,人民币经常项目已经放开,如果资本项目实现自由兑换,则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2.努力提高人民币在区域经济中的计价和结算比重。人民币区域化是指人民币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行使自由兑换、交易、流通、储备等职能。人民币区域化并非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货币一体化,而是争取成为区域内的关键货币。目前,人民币在韩国、俄罗斯、越南、朝鲜、老挝、巴基斯坦、中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广泛流通,认同度高,成为名符其实的硬通货。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积极同亚洲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消除贸易壁垒,发挥中国作为亚洲主要进口国的优势,扩大以人民币进行贸易计价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应汲取日元国际化的教训,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在摆脱美元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

3.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区域化后,再凭借中国强大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向外延伸,辐射整个世界。加上中国政府主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目标最终将会实现。达成这一目标应注重以下几点:

(1)人民币国际化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结合我国一带一路、丝路基金、自贸区建设、亚投行、核电高铁出海等重大发展战略和措施,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能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抓住当前全球金融体系战略性调整机会,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另外,需整合现有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2)建立遍及全球的银行体系。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应加快在周边或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建设,并逐步向全球范围扩张,也可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3)人民币国际化势必会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监管当局的政策应及时调整:一是根据金融创新情况,改进金融监管标准,建立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参与和履行相关的国际性金融监管协议,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金融市场高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危机应对能力;三是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一旦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爆发危机,可以迅速通过国际协调和合作机制解决。

(邵华明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侯臣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摘自《财经科学》2015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个啥?
怎样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Currency Exchange (I)
第二期《漏洞在哪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