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海
关于“加快推进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谢元海
[提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有益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完善相关保障制度,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的的提升。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直接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要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为加快构建江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开展了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
(一)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的要求;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符合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要与产业紧密联系,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由此可见,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本质要求。
(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正立足江西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全面实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昌九一体化战略”。但与此同时,江西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江西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缓解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
加快建设与江西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以江西经济发展战略与重点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引领,按照“政、企、校”一体化思维的方式,以体制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为突破点,立足江西本省、立足工业园区、立足江西支柱产业,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实现江西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江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江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校合作、互利共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这是实现江西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时代赋予了我们的使命,又恰逢良好的发展契机。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把握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课题组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开展了调研活动。其中问卷调查方式中发放企业问卷2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发放学校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通过调研分析,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如下:
(一)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成绩
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认同度比较高,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职业院校和企业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是非常明确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相关企业愿意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去。
其次,从校企合作的实施效果来说,从合作的广度看,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推广较好,大多数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都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从合作的稳定性看,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从我们调研抽取的样本企业和学校统计分析发现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在5年以上的占样本院校总数的66%以上。
(二)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江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而言,表现为质量不高、动力不足、制度不健全。
一是质量不高,即当前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缺乏深度的合作,很少参与到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同时也缺乏实质性内容,企业不愿意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企业考虑运营成本和生产管理,而国家也没有相应的鼓励补偿机制。
二是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调研发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需求度不高。企业主动联系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的只有24%,企业积极性明显低于职业院校;同时发现样本企业中高达26%的企业每年招聘新员工来自合作院校的在10%以下。深究其原因在于开展校企合作对实习学生管理较难,既影响生产又增加企业的成本,使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内生动力。
三是校企合作的制度不健全。从应然角度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涉及政府、企业行业、职业学校等各方,具有复杂的法律关系,更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和引导。但目前江西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也不太理想。同时问卷统计发现,目前只有27%的企业和16%的职业院校所在的地区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23%的企业和13%的职业院校所在地区建立了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专门机构。再有就是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江西省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在这些职业教育集团中,行业大多置身事外,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
(一)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目前急需建立和完善各级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统筹和领导。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好本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再有就是要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检查、评估制度,定期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督导。
(二)组织保障
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工作具有复杂性,牵涉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应建立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具体统筹协调这些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成立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对本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公共平台,发布区域内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的有关信息。
(三)经费保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费保障问题是一直强调却又无法真正实际落实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整合职业教育相关专项资金,建立并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费保障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方向,即主要用于职业院校和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如资助校企联合设立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生产车间等项目;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发生的物耗、能耗给予适当资助等等,推进校企合作深入融合。同时对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职业院校给予资助或奖励,以此激励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四)运行保障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需要有一整套切实有效的运行机制,故而需要有运行机制的保障。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其关键是由相关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组成产业群与专业群协同发展、集群对接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行业、企业与学校的资源整合共享,促进教学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二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调节机制。根据江西区域基础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切实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与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与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1]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叶雷.转型时期行业协会的角色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3]董仁忠.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关系[J].职教论坛,2014,(33).[4]谢元海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江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5,(19).
谢元海(1987—),男,江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乡村职业教育。(江西南昌330031)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江西职业教育发展的个案思考”(15YB089)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