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萍
论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文言成分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李雪萍
摘要: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文言成分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也有了更密切的关系。了解一定的文言知识有利于学习者汉语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是更高水平的教学中,文言成分是不可避免的难题,由此,教学中应当更加系统地引入文言成分,加强对文言成分的本体研究和级别分类,促进对外汉语发展。
关键词:现代汉语书面语;文言成分;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从广义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及其地方变体、功能变体、社会变体和个人变体等;狭义上专门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书面语是建立在现代汉语口语基础之上的人们在书写阅读文章时所使用汉语书写语。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因此其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文言成分,如口语中“这事儿我考虑再三,还是算了吧”中的“考虑再三”就是文言中的状语后置,总的来说由于口语灵活多变,简单易懂的特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文言成分已经不多,但是书面语则不同。
任何一种语言的书面语相对于口语都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口语演变的同时,书面语的变化则很小,因此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文言成分,这些文言成分通过时间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活跃性,是汉语书面语形成优雅严谨风格的关键,在汉语各类文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出现文言成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文言成分的直接引用,如在写作中引用古代诗词等;二是利用文言成分,如词汇或者句型来创造新的句子,如: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采用“VP+于+NP”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快意于我的苦痛”即是“为我的苦痛感到快意”。
本文在讨论文言成分的时候只关注后者,即能够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的文言成分。这种活跃的文言成分又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是文言词,二是文言句式。词的文言成分以“其”“之(代词)”“之(助词)”“以(介词)”“以(连词)”“所”六个词为例,文言句式以“以A为B”的句式为例。
在孙德金《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文言成分的界定问题》一文当中,孙先生利用国家语委语料库和《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对以上六个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以上五个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分布率均很高,“所”“以(介词)”还出现在“分布最广的词语表”中,其中“以(介词)”的常用性远远超过作为同义介词“用”。如以下例句:
王先生及其子女
我们都应以之为诫
我何罪之有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努力以更进一步
我所做所言都是真诚的
在文言成分的句式中,包括“以A为B”,“为……所VP”的被动结构,“VP+于+NP”等等,以“以A为B”句式作为例子,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综上,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文言成分并不是陈旧的被遗弃的成分,而是常用的具有再生性的活跃的成分。
对外汉语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中国人文知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现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研究汉语中文言成分和对外汉语的相关文章还是不多。
在学生汉语能力培养方面,学生不仅需要培养口语能力,也需要培养书面阅读和书写能力。孙德金先生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检索了一些文言词语在不同语体语料中的分布情况。汉语不同的语体根据各自需要往往偏重于采取不同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在报刊社会文章、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中,文言成分都是不可被忽略的成分。文言成分对形成客观的报刊社会文章,严肃的科普文章,优美的散文,简练的杂文等各种文体风格都起了重要作用。在人文文化知识培养方面,要了解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文言成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例如想要阅读《红楼梦》,理解《红楼梦》的语言美,其中的文言成分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就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为了测试母语非汉语者设立了HSK等级考试,随着HSK考试等级的提升,增加了一定的文言成分,可见文言成分对对外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如在2010年6级试卷及2013年5级中可以看到:
“前三分钟定终身”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它拥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
日升昌票号历经百年,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及欧美、东南亚等,以“汇通天下”而著名。
张英在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此题要求通过该句看出张英的意图)
在上面这些例句中,我们需要知道文言词“定”“甲”的含义,了解“以……而……”的句式,最后一个例子中,更需要了解文言风格句子的整体含义。由此可见,对于高水平的对外汉语学生而言,掌握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文言成分是必要的。
既然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文言成分对对外汉语教学是重要的,那么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也当提出应对之策。
首先是加强对外汉语本体研究,因为本体研究才是教学的基础,反之,教学的需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体研究。对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的界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有语音结构方面的因素,也有语体风格方面的因素,还与书写者的心理有密切关系(孙德金2012)。通过对本体的研究可以使文言成分成为有体系的知识点,并梳理出适用于不同等级学生的不同文言成分。例如对于文言成分的词“其”而言,“其”在现代汉语中有作为代词、副词和用作词缀三种用法,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可以先教授其相对简单的作为代词的用法。在“其”作为代词的用法中,又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又可以分为实指和虚指,依然根据其使用频率和难度分级教授。在针对更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甚至可以适当添加“其”的古代用法,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文献和文化。其次是在本体研究的指导下编写完善相关教材。研究者和教学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进行考察统计,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文言成分与对外汉语教学关系密切,在对外汉语学习中,尤其是高水平的学习中,以及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当中,文言成分都是不能逃避的问题。同时文言成分在现代汉语中的界定和分类同样也是复杂的问题。种种难题还需要对外汉语研究者和教育者去解决。本文浅谈了一些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文言成分及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和对策。将文言成分纳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其的深化,也将有利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全.现代汉语[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2]孙德金.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的界定问题[J].汉语学习,2012.
[3]陆建明.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J].语言文字应用,2005.
[4]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的语体及个人风格对比考察[J].对外汉语研究,2010.
[5]孙德金.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A为B”式意动结构[J].汉语学习,2010.
[6]王勤.略论现代汉语中的古语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简介:李雪萍(1991—),女,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