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伊娜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探讨
周伊娜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其思维论证当中结合了许多异化理论的观点,毫无疑问的是异化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有关于社会发展和变化、生产力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哲学观点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本质的论断中找到非常明显的证据,同时,异化理论也因为马克思卓越的思维工作而又新的含义,成为更加值得研究的哲学思想。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异化理论与马克思哲学理论的结合。
【关键词】异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地位探讨
在马克思多年的哲学思辨中,异化的概念频频出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一环,同时也成为马克思探讨哲学问题的强大武器。对于马克思如此重视的异化理论,目前理论界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异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大价值,这样是很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清晰认识的。
异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的最为紧密的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把异化理论应用到经济生活中的结果。马克思身处的特殊时代让他接收到了早期的批判主义哲学精神,其中费尔巴哈和康德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他从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出发,认为宗教中的神在事实上是人类的化身,而神学的本质即是人类学。之后,马克思又收到黑格尔的影响,开始把哲学思考的触角伸向了经济领域[1]。
马克思在黑格尔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的思考了人与劳动的关系,他把劳动视为人的外化,然后将异化理论引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最终创造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时强调了以下两点。首先是异化劳动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第二,异化劳动的表现是人们会主动逃避劳动。
马克思在初期经常性的引用异化的概念,用于解释自己对于生产关系和劳动关系的观点。但是到了后期,异化劳动理论的出现频率明显降低了。许多人据此认为马克思在后期已经基本抛弃了这个观点,比如前苏联的哲学家达维多夫就这样认为。还有的人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过渡理论,在创建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起到过一定的作用。持这种观点人有科尔纽。
但是我们认为,马克思事实上一直没有抛弃异化劳动理论的观点,之所以后来引用的比较少是因为异化这个概念比较的复杂,听众和读者难以理解,所以尽量回避了这个用词。而且,异化劳动理论始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异化劳动理论实际上在马克思理论中实现了升华[2]。
异化理论也被马克思应用于对共产主义的表述中。马克思认为,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人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复归。社会的异化、劳动的异化、自我的异化,使得私有制及其衍生的政治经济制度得以产生,那么要突破资本主义的内在局限,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通过对异化的摒弃来达到。如果异化使人类离开了田原时代,那么拜托了异化之后,人类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回归,不再成为私有制下资本的奴隶。
在没有私有资产的共产主义中,所有的冲突都将得到解决,因为从根源上说,所有的冲突都来源于价值的异化。理解异化理论对于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是普遍的,而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就是人的物化。人的物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有通过劳动的方式将人的价值寄托在商品之中的过程都是物化。但是物化的过程本身也会异化,那就是人力物化之后的价值不归劳动力所有,而是归资本所有,马克思认为这样的物化是不正常的。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认为资本主义弊端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商品的拜物教和货币的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一个极端形式。沿着马克思的思考和观点,后来的哲学家更加深入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资本社会本身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时候需要深入的了解异化理论,才能更加全面地看待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历史上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认为过去的唯物主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中也包含着有关于实践的重要因素,事实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是从实践当中总结而来。
从实践中,马克思发现在现代资本主义体制之下,劳动行为总是伴随着异化,所有的劳动在产生之后都成为了支配人类的力量,而不是为人类服务的。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克服这个问题,让劳动不再异化。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理解异化理论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首先从劳动的角度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异化的关系,然后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中凸显异化的存在,最后阐述了辩证法与异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由义.马克思著作中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3~13.
[2]马静松.毛泽东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及其意义[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2.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