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华文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寄存载体

2016-11-26 05:3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区域性华文中华文化

刘 俊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空间:华文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寄存载体

刘 俊

主持人语 本专栏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主要处理的是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复合互渗关系,而空间形态和空间关系,是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维。华文文学在全球的分布,首先呈现的就是一种空间形态,而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伴随着华文文学的空间延伸而得以实现的。从空间角度来探讨华文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寄存方式,正是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中的应有之义。

“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所涉及的“空间”概念,总体上讲是一种文学与文化的分布形态,具体到一般所说的狭义的“空间”,则是指与位置和方向相关的客体或事物在三维范围内的无限延伸——当然这是指物理空间而言。如果将“空间”用以谈论文学与文化,那它的所指可能就具有了一种特定的针对性,即文学与文化如何呈现外在的物理空间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本专栏中的两篇文章,从具体的“空间”探讨入手,来展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在世界“空间”下的呈现形态。凌逾和薛亚聪探讨的是一种显在的“空间”——香港自然地理环境与生活人口比例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其“物理容量”的逼仄性,而这种逼仄性则形成了香港城市文化中“挤感”的锐利性。《挤感空间:香港城市文化》这篇文章试图解答的问题是:当这种“挤感”在现实中表现为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压迫感时,这种压迫感是如何通过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传导到文学中,并形成了香港文学特有的文化表现。不同于凌逾和薛亚聪讨论显在空间,刘俊的《“世界华文文学”/“华语语系文学”视野下的“新华文学”——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中心》则是从如何认识华文文学的全球形态入手,探讨不同的文学界定如何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生态,而不同的文学生态又如何对区域性文学的归属产生了空间寄存和当下定位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决定了区域性文学的性质,而且直接决定着区域性文学的价值。

本专栏中的两篇文章,虽然论述对象不同,阐述的文学也分属不同区域,但在对“空间”(显性的、外在的物理空间和隐性的、内在的文学/文化空间)的关注和把握上,却有一种不约而同。而“空间”,正是论述世界性的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关系时,难以规避的一个关键维度(广义)和要素(狭义)!

猜你喜欢
区域性华文中华文化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