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莹李金益
1.沈阳华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阜新鼎兴电力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曹莹莹1李金益2
1.沈阳华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阜新鼎兴电力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企业想要抓质量,就必须注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除了工人本身的技术要求外,建筑企业对于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也不容忽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严重缺乏管理,导致中国建筑企业没有市场竞争力。本文就技术管理进行大致分析。
建筑;质量;技术管理
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技术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工程完成后建筑的质量。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市场逐渐扩大,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这样的条件下,更要严抓工程质量,坚决避免和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小型项目,过程较繁重,每一步都不能马虎。一些看上去很小的失误就很有可能会对建成后的建筑质量大打折扣。可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时就需要精确到1毫米,若有一丝偏差都很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损耗。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有严谨的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工程管理人员若不够认真敬业,对工作不负责任,那么投入巨资,花很多年建造出的建筑就很可能会无法投入使用,过早报废。原本高质量的原材料会因为技术不过关成为废铜烂铁,不但浪费严重,还甚至使建筑成为危楼,造成无法估量的人生安全事故危害。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评价项目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质量不达标,其他方面做的再详尽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质作用。施工技术又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项目启动设计规划到实际开工,没有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只能是一盘散沙。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一环扣一环,紧密衔接。整个项目从最开始的立项规划,到实地的设计施工,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每一环节都需要认真考察、踏实落实,无论在什么地方,哪一阶段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威胁到建筑质量,耽误工程进度。从施工正式开始后,每耽误一天,都会有不可估计的经济损耗。这些环节中,难度最大的是将整个工程完整的规划好之后,开始具体实施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需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协调工作,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好,各个部门工作进展协调同步推进,这样工程才能顺利向下进行,可谓“万事开头难”。而最困难重重的环节,问题出现几率也自然会比其他环节高很多,因此搞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至关重要。
我国的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管理过于粗放,不够细化,导致问题多发。这种缺乏系统管理的施工技术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对于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等各种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管理不足,导致建筑工程整体工作进行地十分艰难,没有整体的管理,个体再优秀也只是一盘散沙,做不成大事。正是这种种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不高。
搞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各个建筑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做好管理工作。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产成本,让企业收获更大利润,也有效地降低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但施工过程中,现场环境不可能与设想完全一致,必然会导致一些实际问题,预算变更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应对,不可仅局限于原有模式。所以管理人员需要随时调整施工方式,改换技术,随机应变。
(一)施工人员应纪律严明。事在人为,人员是工程成败的主要因素。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实施的主力军,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工程质量的保证。想打胜仗,有一支精简能干的军队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想要建造出高质量高寿命的优秀建筑,就要有一支纪律严明、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施工队伍。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队伍的管理工作。一支团结的队伍必须要有同样的信念,同样的目标。内在的思想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所在。因此,在开工前,要尽快在员工心中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信念。要施工人员接受严格的管理,管理人员首先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如此才能带动员工一起认真负责做好工作。管理时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设立明确的赏罚机制,在此机制刺激下,员工对工作才有动力、有激情。其次,投标文件中的各项规定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落实,不可偷工减料,文件不能形式主义,质量才得以保证。
(二)材料质量应严格筛查。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若一开始基础材料就不达标,无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多么优秀,这项工程的质量也是不合格的。严格控制基础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前提。无论是配件还是原材料,成品还是半成品,材料的质量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控制:第一,规划初期就应对材料的数量、规格、材质、价格等精细测算。第二,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采购材料进场的数量,进场时对材料做严格的验收排查,然后将材料分类摆放于不同位置。第三,仓库管理员应按时盘点材料的库存量,严格按文件数目发放,每次进出材料时都应有详细的记录。一些易燃的材料应加强人员看护,需要防潮的材料应放在通风的地方。
(三)工程资料应完整保存。每项工程竣工验收时,工程的所有资料都应再细查一遍,资料完整,验收才能过关,但一定要诚信,杜绝验收时用假资料蒙混过关的行为。如果此建筑开始使用后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有完整的资料也方便追踪原因,完整真实的资料也是在发生事故时建筑企业澄清自己的最好证明。各种资料因分类妥善保存,如材料合格证、工程签证、工程测量记录、竣工图纸、验收报告、材料验收单、施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记录等这些重要资料都应归类存档。若在竣工前有资料丢失遗漏状况,应及时将丢失资料找回或补齐。方便竣工时尽快验收。
建筑工程整体性强,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企业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时,应用系统性的眼光看待、处理问题。改善粗放式管理现状。技术过关才能有力保障建筑工程总质量。质量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建筑企业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1]赵守其,韦立.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3,(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