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振
山区的风雨把他的脸刷得黝黑与粗糙,已入知天命之年的他背已微驼,憔悴成为他的特写。然而,他一旦站在教坛上,一种奇异的激情就会迸发出来,魅力四射,成为学生崇拜的明星。他,没有官职,没有名车,却是双师型高级讲师、南粤优秀教师。他的名字叫张欢荣。
一种神圣的使命,他时刻牢记
张老师出生于贫寒农村家庭,对贫穷的孩子有深刻的理解。身为职校的老师,他树立了一种信念:教好一个学生,不但能拯救一个孩子,而且能富裕一个家庭。他说,这就是他的使命。
“我在初中被认为是垃圾,已经没有希望了!”一个自暴自弃的学生自艾自怨道。面对学生这样的问题,他的心会禁不住一阵痉挛。他知道,如果他的回答稍微漫不经心,哪怕只有一丝的轻视或冷漠,都会错失一次医治一颗受伤心灵的机会,造成这颗心灵挣扎于扭曲的、黑暗的漫漫人生路。
刚进学校的龙雄同学,父母离异,为寻求情绪的宣泄,酗酒、打架。张老师帮他分析思想的疑惑,跟他讲 “挫折是人生的财富”“感恩使人高尚”等做人的道理,帮他制定人生目标和行动计划。在张老师的帮助下,龙雄改正了不良习惯,表现出色,毕业以后在东莞当上了公司的班长,还懂得孝敬已经离异的父母。
源于对职业的忠诚形成的爱,驱使他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种爱所迸发出的力量,也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他怀抱一颗如烈火般的爱心,用之燃起学生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生的热爱。
2008年,电子专业的杨阳是个素怀理想的少年,但一度对前途悲观失望。毕业5年以后,已经成为电子器材老板的他找到张老师,感谢张老师当年对他讲的人生规划。学生深情地说:“没有您当年指点迷津,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谢谢您,老师!”
张老师明白,他所肩负的,不但是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还肩负着一种既是沉甸甸的又是光荣的使命——教会学生做个好人,做个明白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人。
一颗炽热的爱心,赢得学生如父般的爱戴
他对学生具有炽热的爱心,这种爱,来源于对职业的忠诚,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杨杰同学由于妹妹心脏病要做两次手术,昂贵的费用使家庭一贫如洗,入学不久就提出退学。张老师悉心安慰他,一边为他的妹妹预支部分手术费,一边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把一些坏家电接回学校,让杨杰课余修理挣钱。杨杰有了经济支撑,终于没有辍学。他在教师节发给张老师一个短信,写道:“班主任,您是我的再生父母!”
爱生如子是张老师的法宝,不让一名学生流失是他治班的目标。他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他每周最少有一个晚上和学生同睡一宿舍。他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家。他的老伴曾抱怨道:“假如你对我们的女儿有一半对学生付出这么多,我们的女儿肯定考上了清华北大!”他对老伴说:“女儿有你照顾就行了。我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少年、问题少年,多一分关爱,社会就多一个幸福家庭啊!”
对已经就业了的学生,张老师依然不离不弃,学生在社会遇到挫折,他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
08届电子班学生小杨,毕业后在广州干维修家电的工作。三年后,小杨来到张老师家,诉说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品。张老师安排他回阳江市宽宏维修部做工。该铺老板和维修师傅都是张老师的老学生。张老师让老板和老学生监管小杨,直至小杨摆脱魔爪。
不是一时冲动,不是偶尔为之,几十年来,张老师那颗爱心,一直在熊熊燃烧。
有一种乐趣,叫做奉献
2010年第11号强台风“凡亚比”引致山洪暴发,我市多镇遭遇屋毁人亡的灾难。在救灾复产第一线上,活跃着一个年迈的身影,他就是志愿服务队领队张老师。
那天中午,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大娘找到服务队,说她家的电视机和电饭煲被水浸坏了,房子的瓦被风吹开了。张老师立即领着队员去到老大娘家。他们爬上房顶,奋战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房顶补上了,然后又把家电修理好。老大娘脸上露出了欢颜,她发现张老师的虎口被瓦片划伤,手臂给木料上的铁钉划伤,责备他太拼命。张老师动情地说:“有人在这场灾难中连命都没了,我这点上伤算个啥!”
多年以来,他带领维修队深入到地处偏远山区的三甲、八甲、潭水、圭岗、永宁等山区镇,开展义务维修活动。群众们送来的故障电器堆积成山,他总是是用灿烂的笑容接过群众手中的家电,用灵巧的双手维修电器,用清甜的嗓音告诉他们家电的科学使用方法。由于成绩显著,他们团队多次被评为阳春市、阳江市、省优秀社团。在赞扬声中,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得到的不仅仅是赞誉,更多的是精神的升华。为社会奉献,这是我的乐趣。”
有一种殊荣,被尊称为导师
他拥有强烈的亲和力,以高超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闻名于同事和学生中间。他甘当人梯,善于指导本科组的年轻老师。他好为人师,乐意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挫折,懂得怎样帮学生重拾自信,擅于为学生建立奋斗坐标,被学生称作心灵的导师。
2011年以前,电子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总提不起来,他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魔术般提高起来。他率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成功,便在电子科组推广应用,然后全校推广。同事们亲切地称他做“师傅”、“导师”。
李谟汉同学内向孤僻,表现散漫。他鼓励他参加书法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他适时引导,利用这一闪光点,让他担任墙报主编,当书法小先生,渐渐地,该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学生把他喻为“心灵的鸡汤”。他经常以“挫折是人生的财富”“策划人生” “感恩使人高尚”等作为班会的主题教化学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并没有高超的口才,只是凭着多年积累的案例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总是有很多学生找他“指点迷津”,总是有很多学生崇拜他,学生说:“你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人生的导师”。
“做老师的,能够得到同行和学生这么高评价,夫复何求!”
他常常这样自我感慨,但这无疑又是对他自己的鞭策。在一次师德报告会上,他说:“站在职业教育的讲台上,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是我——一个教师的灵魂的独白。”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