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琴 欧阳娟
【摘 要】在网络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与心理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分析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迫在眉捷。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访谈等形式,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偏好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一步提出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策略,从而合理规范大学生用网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人格特征;教育引导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因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是很成熟,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很容易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网络给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高校、社会以及家长广泛关注。由于大学生上网目的的不同,大学生的网上活动形成了不同的网络行为的偏好。根据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使用某项功能时间长短为依据,可以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偏好分成网络交往偏好、网络游戏偏好、网络信息获得偏好三种类型。理性地看待网络给大学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深入剖析大学生种种网络行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提出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策略与途径,对加强高校的网络建设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1.1 网络道德意识淡薄
大学生的思维独立,勇于创新、善于表现自己,他们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平台来展现自己。但是大学生在自我控制、人际交往沟通、应对挫折等方面是有所欠缺的。而网络极具开放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这大大满足了大学生的很多需求。但是网络信息量很大,信息来源不确定,信息的事实不确定,对于自制力不高,辨别能力比较差的大学生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不良信息,在思想上、在生活上、在道德上与信仰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些网络行为使大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受到极大破坏,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大学生在网络上不守法和不道德的行为状况令人堪忧,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1.2 网络成瘾
现在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就几乎都给配备了电脑,随之而来,很多学生不上课时都呆在宿舍里玩电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搜索相关学习资料等一些对自己学业有帮助的信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帮助完成自己的学业。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上网主要就是聊天、发朋友圈、玩网络游戏、发表评论等等。一些同学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网时间,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都花在网上,久而久之产生与现实人际交往淡漠,偏执甚至人格分裂障碍。由于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少部分同学对网络的迷恋以及网络上的不良行为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3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网络时代,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对网络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而他们的网络行为往往也表现的较为幼稚和非理性的。网络资源是相当的丰富的,网络提供的信息量很大,对于大学生而言较难有效鉴别这些信息并且合理处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发生的一些案列,比如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肆意散布和传播不实消息或造谣惑众,最终受到法律的追究,而对自己本身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这正是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与此同时,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随意的转发和评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2 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策略
2.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由此可见,政府层面非常重视和关注高等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政府应该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同时遵循网络文化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学生合理的用网。与此同时政府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大学生守法和懂法,能够自觉运用法律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努力建设一个文明而理性的网络环境,在网上发表健康的声音、理性的声音,建设性的声音。
2.2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网络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一些比较前沿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好网络。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用网、合理用网,就显得很重要了。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教育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工具作用。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分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毕竟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学会分辨网络世界中各种来源信息的真假善恶,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和开展研究,而不是沉迷网络,成为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的工具。与此同时,教育大学生的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上当受害,增强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和网络防范意识。
2.3 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学习与生活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可以找到更多的精彩,这或许是现实社会不可比的。学生生活压力大,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谩骂、倾诉来缓解压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优越感,但他们在网络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找到存在感。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差,但在网络聊天可以得到满足。以上原因学生沉迷于网络。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而言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大学生首先谣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来实施。合理规划学习和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完成大学阶段所应该完成的学业,并为之付出努力,而不是沉迷于网络。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网络问题。比如说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聊天交友、随意转发信息、随意发表评论还有网络黑客、网络抄袭等等。面对这种种行为失范和出现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可以看到我们应该积极和大学生进行沟通,去了解和理解当代大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引导他们合理、正确利用互联网。使互联网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刘继红,孙新建,陈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07(3):119.
[2]王玉娥,代金平.青少年网络行为导向探析:基于网络空间的社会性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8-72.
[3]莎日娜.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征分析及教育引导[J].纺织服装教育,2013(4):165-166.
[4]吴玲.隐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257-258.
[5]谷保平.高职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特征及疏导对策研究[J].实践方法,2015(2):71-72.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