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斌 张志花 周建荣 李启华
【摘 要】目的:研究冲击疗法对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为髌腱末端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末端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按摩、针灸的基础治疗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保护架固定及离子电渗透疗法,观察组采取冲击疗法。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VISA评分及角色和莫兹利评分,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在治疗1、3、6、12个月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疗法对于髌腱损伤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运动。
【关键词】冲击疗法;运动性疲劳;髌腱损伤;疗效
运动性疲劳是机体在高强度或长时间运动后,导致骨骼肌细胞损伤而连续累积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其发病机理及病因复杂。研究表明,超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极易导致骨骼肌细胞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引起相应组织或器官的损伤[1]。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运动性疲劳,常常致运动员诱发肌腱炎、腱鞘炎及肌腱撕裂,因此运动性疲劳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引起肌腱、韧带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及比赛,甚至导致运动员无法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运动锻炼[2]。冲击疗法最早出现于1985年,其主要对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末端损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发达国家中,冲击疗法成为治疗运动员髌腱末端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我国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针对冲击疗法对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损伤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附属医院收治的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末端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按摩、针灸的基础治疗上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保护架固定及离子电渗透疗法,观察组采取冲击疗法。观察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0~25岁,平均(22.1±1.5)岁;病程3~6个月,平均(4.9±1.3)月。对照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0~25岁,平均(22.2±1.3)岁;病程3~6个月,平均(5.0±1.1)月。所有患者均为单膝受累,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诊断确诊为髌腱末端损伤。符合标准[3]:(1)运动性疲劳后;(2)确诊为髌腱末端损伤;(3)经过非甾体类药物及休息等常规治疗均无效;(4)髌腱及髌骨之间有疼痛;(5)伸膝抗阻痛阳性。本研究排除关节炎类型疾病、局部感染、恶性肿瘤、年龄小于18岁、膝骨关节手术史以及膝骨关节病史、骨折史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规治疗包括按摩、擦药酒或药膏、针灸及局部注射药物等措施。对照组采取保护架固定以及离子电渗透疗法,方法为:选取50~100Hz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使用氢化可的松溶液,对受累髌腱处进行离子电渗透治疗,1周1次,每次持续20~25min,治疗后采取保护架对受累肢体进行固定,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采取冲击疗法,方法为:患者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冲击波操作师进行治疗,所使用设备为体外冲击波治疗仪(Swiss Dolor Clast,南京思伯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治疗过程中,将超声凝胶涂抹于髌腱末端至髌骨下极处,治疗中保持屈膝90°的坐姿,每次冲击数量2000个,能量密度0.21mJ/mm2,频率每秒10个/s。从疼痛最重的部位开始,采取自前而后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直径8~10cm,治疗时间6~10min。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对患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告知患者在3个月期间不能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负重,进行膝骨关节运动,但注意不能过量运动,并在治疗1周内避免跳跃等剧烈动作。每6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表、VISA评分标准及角色和莫兹利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4],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VISA评分(victorian institute of sport assessment,VISA)及角色和莫兹利评分(roles-and-maudsley-score,RM),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判断: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行MRI检测无异常,可正常参加各种运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行MRI检测与治疗前相比好转6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评分比较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髌腱末端损伤通常在运动性疲劳后或运动动作不当中出现。在常规运动中,股四头肌本身具有较高的弹性,能够缓解髌骨以及其附着区的收缩以及牵拉所造成的震动;而在长时间运动下,会导致运动负荷增高,肌肉僵硬、弹力下降,其减震效果受到影响,导致髌骨及其附着区所承受的直接牵拉应力增高,持续的直接牵拉应力增高或导致运动损伤,从而导致运动员髌腱末端损伤。有文献指出,训练时跳跃动作多并且体质量较大的运动员出现髌腱损伤的发生率较高[5]。在跳跃动作中,首先需要保持半蹲姿势,大腿内外侧韧带、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均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而机体要进行跳跃动作时,需要髌骨作为控制膝关节的辅助结构。大量的运动会导致髌骨以及髌腱长时间处于过度状态,致使髌腱及附着区受到较强的直接牵拉应力,从而导致慢性髌腱炎。因此髌腱末端损伤一旦出现,会导致患者髌腱受力状况的变化,患者会由于感受到疼痛采取其他疼痛较小的姿势或通过减少局部负荷的方式进行运动,然而这种运动多为不当的发力动作,很有可能造成髌腱损伤出现进一步恶化。
近年来,冲击疗法在骨组织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有文献指出,冲击波能够改变患者的疼痛阀值,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从而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或缓解疼痛[6]。也有文献研究指出,冲击波会对组织结构产生牵张的作用并增加压应力,导致冲击部位组织细胞的电位产生变化,通过细胞电荷变化产生的生物反应进行疾病治疗[7]。此外,高能冲击波能够对髌骨与髌腱内部结构产生物理结构变化,从而产生减小黏连的物理效应,以此实现治疗髌腱末端病的效果。主要机制为[8]:(1)促进骨组织以及软组织愈合;(2)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够抑制止痛物质的分泌;(3)能够对神经末梢感受器起到作用,从而产生去神经效应;(4)冲击波导致受冲击范围组织长期处于过强刺激反应中,而产生了麻痹效果。
在髌腱末端损伤的治疗中,传统多用按摩、针灸、擦药酒等中医措施,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采取封闭措施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再进行临床治疗[9]。但是这些常规治疗方法对镇痛效果较弱,导致镇痛效果仅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内维持,超过一定时间后疼痛又会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及生活。应用体外冲击疗法,让患者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或缓解疼痛。可以恢复原有运动或大部分的运动,但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应减少运动量,多休息,降低对髌腱以及髌骨的影响。冲击疗法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微出血[10],因此,建议急性受伤患者采取其他治疗方法。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应采取增加治疗强度的方式,但同时要重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
本文通过对100例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末端损伤的患者研究发现:两组在治疗后1、3、6、12个月时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冲击疗法治疗髌腱末端损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冲击疗法对于运动性疲劳后髌腱末端损伤患者有较高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助于促进骨组织以及软组织的愈合,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王乐军,陆爱云,牛文鑫,等.运动性肌肉疲劳诱发拮抗肌活动变化的特征及机制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7):735-745.
[2]胡馄.不同载荷强度对骨键结合部结构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3]邓祎,乔浩,钱智斌,等.静力练习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髌腱末端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2):570-571.
[4]许华,刘世同.体外冲击波治疗运动员髌腱腱围炎与髌腱末端疾病疗效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 2013,17(12):1152-1153.
[5]王国祥,严永军,岳春林,等.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和离心运动时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4,13(46):9105-9108.
[6]王国祥,岳春林.髌腱末端病运动员膝关节屈伸峰力矩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特征[J].体育科学,2013, 29(12):56-59.
[7]华英汇,陈世益,刘广奇,等.髌腱末端病运动员等速运动中股四头肌表面肌电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26(2):231-234.
[8]丁洁.体外冲击波康复治疗研究进展[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4.
[9]陈建.冲击波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44-555.
[10]巩彦龙,宋敏,刘涛,等.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24(4):70-73.
[责任编辑:李书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