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夏天,赤日炎炎。
深圳映入来访者眼帘的第一个景象是高楼林立。20层、30层楼一眼望不到头,53层高的国贸大厦,巍然耸立。各式各样的宿舍楼,成排、成行、成群。
在深圳生活一天,来访者就会发现另一些与内地不同之处:
——这里,没有粮票、油票、副食本,居民买的是议价粮、议价油、市场价格的副食。街上吃饭,一碗普通阳春面,也要两块来钱。
——这里,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价格不同;甚至不同的时间,价格也不同。
——这里,许多大商场的商品,均有两种标价,一种是标人民币的,一种是标港元的。有些商场和酒吧间的商品还直接用港元,若用人民币去买,反而还得折算。
——这里,宛如不夜之城,霓虹灯竞相闪烁,商店关门很晚,歌厅一直喧噪到午夜时分。
——这里,酒楼餐厅服务十分周到,引座、敬茶、换碟、斟酒、布菜……当然同时也按实吃饭菜价格加收10%到15%的服务费。
初到深圳的内地人,对这一切是既惊异、不习惯,又好像在意料之中。
深圳,确乎是有它特殊的地方——
深圳和香港搭界的“中英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条长仅250米、宽仅3.4米的小街,一边属香港,一边属我方。街心每隔不远竖一块“界碑石”,共有七八块。街两边都是商店、摊位,出售各种日用百货、海味、果品。街的一边有中国警察在值勤,街的另一边有香港警察在巡逻。这条全世界少有的街道,用它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这里,一条街连着两个世界,一边是社会主义世界,一边是资本主义世界。
但是,据说几年前有一个从内地到深圳的老干部参观团,看了深圳的生活喟然长叹:这还叫社会主义吗?另一位老干部看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流下了眼泪:“除了五星红旗,深圳还有没有社会主义?!”
(1987年10月23日《经济日报》)
◆点评:大变革时代,新旧观念交锋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