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为什么没有巴菲特

2016-11-25 17:16孙文彦
时代金融 2016年27期
关键词:投资巴菲特股市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80岁以上的巴菲特似的投资家,代表我国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巴菲特生平的简介,介绍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总结了我国缺乏像巴菲特一样人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巴菲特 投资 股市\

一、引言

作为纵横股市,叱咤风云的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在股市界闪闪发光。不论是他的投资理念还是对公益事业的热爱,我们都可以从中学习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巴菲特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并且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富豪。他的故事也让我们中国人反思,为什么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却至今没有出现一个中国巴菲特的原因。

二、巴菲特生平简介

沃伦·巴菲特,世界领先的投资者,出生在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州。从事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1941年,巴菲特才满11周岁,他便得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同时也买了自己的第一张股票。然后用100美元开始投资生涯,3年后,赚取了2500万美元,20年后,他拥有了120亿美元。2011年,他以500亿美元名列《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第三位。并且他通过股票握有《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迪斯尼公司等世界最知名企业的股权。而巴菲特还享有股神的名号。

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一)掌握股票的实质

在股票市场上,所谓低买高卖,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不断地利用股票的波动性来获得价格的差异,一些技术人员用图表对股票进行交易分析,却不去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他们对股票的本质就达不到更深层次程度的理解。在购买一个企业的股票之前,只光看看报表表面的数据或者听信一些内幕消息,自以为就可以掌握股票的走向,是十分愚蠢的。

而巴菲特则是在理解了股票市场是整个整体,股票的每一个份额代表这企业的每个部分和企业的业绩或是经营成果,表面看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一个走向,其本质是股票持有人拥有对企业管理的权利。巴菲特把这种权利充分利用到自己的投资中才使自己取得成功。当绝大多数人被股票的波动搅得焦头烂额时,巴菲特从小额资金出发,注重长期投资,最终获取成功。

(二)立足管理的角度

巴菲特有句箴言“投资不只是买股票,而是一个公司”。这实际上揭示了投资时买的股票并不是实质,而真正的根本是对企业的本质和内涵的了解。纵使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了解,但从一个投资目标的财务报告开始研究、继而分析行业动态,他就始终从经营者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巴菲特就事先对投资对象进行过深入的了解,当然仅仅对一家企业了解是不可行,企业会受到它所在的行业甚至是整个市场的影响。因此想真正做好一个投资,更要从宏观的角度来了解投资对象,任何影响它的因素都不能放过。

(三)坚持长期投资

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巴菲特所一直坚持的一个关键重要的投资理念就是一定要做长期投资。他觉得“短线买卖”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因此十分反对追逐市场的短期利益,而是偏向于长期投资。而他的这种短线买卖理论在我国又尤其得到体现。不少散户投资者根本不具备股票市场的基本知识,不了解股市,一味把钱投入股市,就譬如今年上半年六月有小道消息宣称牛市来了,因此大量的资金涌进了市场,涨到5100点又暴跌,散户恐慌又空抛以后跌到2200。这种暴涨暴跌是羊群效应的体现,对股市是很不利的。巴菲特认为,由于企业具有内在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就得以反映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拥有好的耐心,禁得住时间的考验才是重点。我们依赖相信的就是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即对企业的了解。企业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有起有伏,投资者成功的秘诀就是要选择有前景的领域,集中资源、长期坚持不懈。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是值得投资的企业。

(四)坚定集中投资

1.集中投资的含义。集中投资就是把你大部分的资本集中在你认为你十分了解的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的波动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率的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暴涨暴跌,坚持持股,稳中取胜。通俗来讲,就是对大概率事件下大赌注。股票市场的高风险也体现在这一点上,但我们所熟悉的一句话,不把所有的鸡蛋放于一个篮子里。虽然投资的多元化有利于风险厌恶。但是巴菲特的理念却和我们的认知有背离,这也是他能获取成功的一个因素。其原因在于分散投资可以规避总体风险是要对所投资的股票都能够掌握了解清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各种的限制因素,这是很难做到的。假设投资者只凭表面而盲目投资,也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和打算,显而易见并不会降低资金风险,但就算你有足够的学识和充足的精力去了解所有投资的股票,分散投资的同时实际上也分散了利润的获取。

2.集中投资的核心:价值型投资。巴菲特的投资企业的预测能力十分了得,是立足于他对投资行业和企业的深入分析。通俗的讲,价值型投资就是买进股价低于企业价值的股票。虽然与所谓的成长型投资有所不同,但巴菲特的价值型投资理念中也包含了该投资理念的优点。巴菲特总是先搜集具有相同特点的企业比如利润稳健的增长,自己有相关行业的知识并且管理者十分重视股东的权益。当然这个过程就是包含了对一个企业成长的预估,形成了自己的预测,再辅之以低价买入。当然你买入的价格要大幅度低于你自我的预期。所以在市场上,要做到低买高卖,就必须靠自我去挖掘,而不是随波逐流,跟随所谓的热潮,羊群效应最终只会导致股市大跌。

四、缺乏巴菲特式人物的原因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并不完善,股票市场只适合炒股,是不适合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巴菲特是对一个公司先有一个良好的深入了解,然后对收购的公司纳入管理,这样便于进行这家公司股份的收购,同时可以便于进入到经营层,参与到目标公司的实际管理和运作,以及股票市场方法的内部资源和人员整合。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既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要成功,要规避风险就要抓住信息的有效性。我国市场管理混乱,总是追求规模经济就像很多企业有了一些规模后,最喜欢做的就是“多元化发展”,不停的扩张自己的规模,各个行业都想插足。最终导致股本快速扩张,业绩增长比例滞后,两者相涨的速度却不平衡。

其次,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却不能得到体现,中国自始至终都缺乏长期投资者。中国的资本市场里面以散户为主导,散户投资的不确定强,不能有稳定的投资,缺乏稳健性。散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风,比如徐翔就是利用散户的投资心理,短期把股价抬高,赚取差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无稳健投资的散户。再有就是中国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十分混乱,各种依靠小道消息,哄抬股价。这些中国式的投资都只注重短期利益,如何迅速捞钱,迅速在短线交易中获取利润,而不是吸取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看中公司的长期发展,进行长远投资。中国缺乏产生巴菲特的市场机制,也没有一个大的好的投资环境,就连投资者也不能够将别人总结的经验运用到实处。中国的市场现在到处充满了浮躁,投资者很狂热,寻找一切获利机会,只想依靠内幕消息,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去寻找那些没有多少人关注但价值高,自己又了解的符合价值型投资的企业。

五、总结

我认为在中国目前是出不了“巴菲特”的,中国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国情决定巴菲特氏的人物在中国难以长时间存在。我国现如今的股市很不成熟、也不规范还缺乏诚信,股价可能大幅偏离其基本面的企业价值。要想出现巴菲特,一个好的金融市场是必备条件。拥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好的市场机制,还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市场参与者对自身的股市素质知识的充电,一起打破各种资源垄断的障碍,一起清除违法牟利空间的体制性限制,构建更具有法治精神的市场经济的金融监管框架和运营模式,尽量不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普遍观念中国股市被称作“政策市”。很容易理解我国政府的政策干预十分频繁,系统风险比较大,股价波动较多的体现了政策干预等系统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已被破坏。因此我国要不断减少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以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对投资者决策的冲击。同时在信息披露方面,最好能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要求发行公司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披露所有重要信息,这种信息的披露对其证券价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使投资者在平等的条件下获取信息,弥补其弱势地位,从而防止内幕交易和证券欺诈行为,这样才能起到保护到投资者的作用,继而才会有个健全完善的股票市场。只有历经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我们才可以在未来的时间出现巴菲特一样的人物,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沃伦·巴菲特,劳伦斯A坎宁安.巴菲特致股东的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唐建荣.《股神巴菲特与价值投资》南方出版社.

[3]吴德炎.浅析如何完善我国股票市场[J].商业现代化,2010(6).

[4]李建勇.我国股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东方企业文化·财会金融2013年1月.

[5]石帆.巴菲特投资策略分析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

作者简介:孙文彦(1993-),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学专业。

猜你喜欢
投资巴菲特股市
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是什么味道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圈话
我眼中的巴菲特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