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综艺》周刊网站11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票房收入放缓催生赢家和输家 从今年年中对票房市场的最乐观预测——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北美——变得显然不靠谱时起,有关中国票房的坏消息就开始逐渐增多。但如今有些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个位数的增长速度(去年为49%)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正。
中国电影的疲弱表现彰显剧本创作和故事叙述能力乏善可陈,也反映出拍摄决定取决于时尚、社交媒体潮流和商业赞助而非真材实料。此外,十年来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电影的过多外行资金,正在助长缺乏创意的粗制滥造风气。可以说,倘若这股热钱现在开始枯竭,制作成本或将变得更为合理,实力不济的公司将退出电影行业,而其他公司将变得更好且人才亦将脱颖而出。
目前尚不清楚拐点将在何时出现,但有迹象表明一场行业洗牌已经开始。规模较小的院线被并购,另外在线票务和营销企业之间也已开始整合。
有趣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好莱坞亦有可能受益于中国票房放缓。今年出现的多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电影进口配额正受到更灵活的对待,今夏仅放映中国国产影片的“保护期”也比去年短。▲
(作者帕特里克·弗拉特,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