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6-11-25 11:33郑自立
开放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重构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文化产业发展以新内涵和新要求。重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在五大发展理念下,强化文化原创力提升战略,实施文化区域发展平衡战略,深化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完善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文化扶贫攻坚战略。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重构

[作者简介]郑自立(1975-),湖南永州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我们应重新审视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重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一、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文化原创力提升战略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原创力。为此,亟需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塑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体系。对外来先进文化保持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吸收异质文化的长处,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二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版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保护,同时加强版权执法队伍建设和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探索新科技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运用,结合利用民间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网络体系。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盘活文化市场。搞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激发文化机构创作活力。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不断提高其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能力。四是树立崇尚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在文化行业确立创新至上的价值观。

二、坚持协调发展,实施文化区域发展平衡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由东到中再到西的梯度发展态势,无论从人员和资产分布,还是主营收入分布,这一特征都很显著;另一方面城乡文化发展“二元结构”突出。

改善这一状况,必然要实施文化区域发展平衡战略,一是国家要加大对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力度,并给予更多的政策优先优惠。尝试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文化发展特区。鼓励文化领军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给予适当的奖励。要适当增加文化产业发展在中西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份额和比重,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文化系统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发展自信和自觉意识。二是建构东西中部文化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与合作平台。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省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合作,通过开展省区政府之间的文化磋商和企业之间的帮扶对接,实现取长补短,互惠互利。鼓励文化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到文化欠发达地区开展兼并重组活动。依靠区域政府力量联合搭建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以及大型文化推介会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使各区域的产品能够走出去,引进来。三是依据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比较优势,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先行错位发展。比如西部地区相对来说生态资源、民族资源丰富,可以鼓励其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而东部地区相对来说科技比较发达,可以鼓励其大力发展文化科技产业、游戏产业等。四是建立城乡文化帮扶体系,增强乡镇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完善文化管理模式,实现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政策红利和文化工作重点下移,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书香村镇。

三、坚持绿色发展,深化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尚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亟待优化升级。“十三五”时期,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需要做出进一步努力: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社会和文化企业自身加大对文化科技的投入和研发,以拥有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境遇。推动各地方政府实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工程,构建适合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重点扶持科技含金量高的高端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在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文化产业核心产业培育出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出独有的文化产业竞争优势。二是要调整好内容产业、渠道产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包装销售业、文化制造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坚持内容为王,大力推动内容产业与渠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我国内容产业,重点是做强做优大宣传文化主业。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将一些好的民营内容生产企业整合起来,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打造一批民营文化“航母”。促进形成内容产业与渠道产业交互推动的良好格局,积极开发内容衍生品,形成多个产业链。三是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建立全球生产网络链。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大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业态。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组建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以“互联网+”、“文化+”为依托,集聚全球文化生产要素,打造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集群。

四、坚持开放发展,完善文化“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推动文化“走出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还存有诸多困境和不足。

“十三五”时期,扩大中华文化的持续影响力,必须进一步完善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要在提升文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内涵上下功夫。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的研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习俗数据库。完善文化输出品审查制度,把那些既能真正反映我国当代主流文化风貌,又能与输出国主流文化进行良好对接的文化精品推出去、送出去。积极对接国外高端文化运营机构的作品需求,重视海外“赞助商”和“摆渡者”的力量,利用商业手段将中国文化精品带到海外市场。二是要在完善支撑文化输出的政策体系上下功夫。政府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策划工作,组建跨国文化集团公司,加强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的培育,搭建与海外文化市场需求对接的平台,培养具有全球运营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经营人才。依托自由贸易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积极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园区,在金融、财税、土地、海关通关、境外投资、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文化出口企业更多便利和优惠措施,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延伸文化出口产业链,促进文化服务出口的多样化。统筹面向国内和面向国外的文化产业政策,实现二者有机衔接,互补互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国际版权贸易,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和标准体系。三是要在提升中国国际文化话语权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国内和海外民间力量参与“讲好中国故事”活动,促进形成多主体、宽领域、全方位的“中国好故事”传播格局。建立版权代理人制度,扩大中国文艺作品的海外传播力。建立国际焦点、热点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提升议题设置能力,吸引海外受众关注,发出中国有效声音。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利用新媒体技术和高科技传播手段丰富其表现形式,并通过外交、经济、政治等手段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五、坚持共享发展,推进文化扶贫攻坚战略

“十三五”时期,推进文化扶贫攻坚战略需要做进一步努力: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基层政府对文化扶贫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基层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的理论武装和业务技能教育,提升其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政府人员在文化扶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县乡两级领导文化扶贫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包村划片,责任到人。建立健全基层政府部门、民间文化团体、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四方文化扶贫工作联席制度。二是要拓展文化扶贫渠道和路径。树立“种文化”的扶贫理念,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组织文化扶贫志愿团体、培养当地文化工匠等多种措施,让文化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树立“精品扶贫”的扶贫理念,创造更多的适合当前贫困地区实际需求的优秀文艺作品,并组织专家团到贫困地区对经典作品进行现场解读,发挥更强的引领功能。树立“信息扶贫”的扶贫理念,通过“互联网+”,创新文化扶贫内容和手段。树立“产业扶贫”的扶贫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发展特色手工艺品、传统文化展示表演和乡村文化旅游,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链条。三是要完善文化扶贫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矩阵式、项目制文化扶贫运行机制。实施村屯文化名家工程,让每个村屯有觉悟有技术的文化能人脱颖而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建立基层综合扶贫机制,将自上而下“他组织”力量与自下而上“自组织”力量相结合,将“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教育扶贫”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基金立项、吸引企业等多种方式吸引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来共同推进农村文化扶贫工作的有序展开。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农产品供应链重构赋时层次有色Petri网建模与仿真研究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重读《重构》,呼唤匠艺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