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傅海青
夕阳从窗外斜斜地照进书房,忽明忽暗,宛如平仄和谐的两行联语。郑德忱手捧《对联》(下半月刊)、忽而高声吟哦,忽而掩卷沉思。十年,《对联》下半月刊陪他一起走过。
2006年以来,郑德忱总是以《对联》杂志的《三级擂台》出句为教材,让联友们学习对联。每期杂志到手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把出句发到“重阳论坛”网站,让联友们练习对句。先是破题,详细讲解出句的特点和用意,之后将优秀对句统一发给《对联》杂志社。他认为,三级擂台的出句丰富多彩,从句式上看,有长句、中句、短句;从声律方面看,有新声,也有古声;从形式上看,有同旁对、有玻璃对、有谜对、还有流水对。从内容看,有励志对、讽喻对、风景对、时政对、节气节日对等等。因此,能经常参与三级擂台对句,视野就会极大开阔,能力就会极大提高。如果全社会都参与,就会打造出一支精干的楹联队伍来。到2015年12月,他在擂台赛中共成功攻擂200余比,重阳诗社共成功攻擂2200比,获擂台奖几十个,为全国之最。
今年《对联》下半月停刊了。《三级擂台》栏目继续保留在上半月刊登。郑老和他的联友们还将继续攻擂,创作对联和弘扬对联文化是他们不懈的追求。
2013年夏,全国第七届青少年对联夏令营在辽阳举办。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全体营员畅游龙鼎山,巍峨的山体与葱茏的树木间,随处可见优美的诗文。山上万和钟的铭文《龙鼎山记》,万盛龙鼎铭文《万盛龙鼎铭》,龙鼎山365级台阶的《二十四节气释文》等,都出自郑德忱之手。辽阳市诗联界的朋友都称赞他为楹联状元,获奖专业户”。
2002年、2003年辽阳电视台举办楹联大赛,他两次参赛,均独占鳌头。
2004年6月辽阳广佑寺复建落成,郑德忱撰写的对联被选中,由国家级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悬挂在天王殿正门两侧:
广佑慈云叆叇金瓶布雨滋衍水;
禅堂紫气氤氲宝相锡祥惠辽东。
2009年,秦皇岛市举办全国征联大赛,出句是:
六十年大浪淘沙,港岛竞风流,渤海明珠尤璀璨;
郑德忱对句获一等奖:
一万里苍龙探水,雉堞争倜傥,神州首塞更巍峨。
2010年9月,辽阳市委、市政府举办纪念李兆麟诞辰100周年全国诗词楹联大赛。郑德忱的参赛长联获第一名:
遥思烽火当年,狼来虎往,民族危亡时,兆麟振臂,集十万义勇神兵,林海露营,雪原转战,白山荡寇,黑水杀敌,东北抗联垂史册;
喜看英雄故里,燕舞莺歌,灯塔兴旺地,妙手挥毫,绘千年辉煌画卷,煤田献宝,稻浪跃金,鱼蟹流香,草皮溢彩,燕州古郡壮尧天。
这副对联上联概括李兆麟的丰功伟绩,下联赞扬灯塔市的巨大变化。
2009年,宏伟区诗社楹联协会成立,刚退休的郑德忱出任主席,他与重阳诗社老社长徐万仁先生,带领重阳诗社诗友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 5月,宏伟区被中华诗词学会批准为“中华诗词之乡”。
怀着对楹联艺术深沉的热爱,郑德忱心无旁骛地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楹联伴随着他走过人生之路。
郑德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先当打渔郎,后当剃头匠,结婚时家境贫寒。新娘是仙人岛的渔家女(戏称仙女),结婚那天没有大车送亲。于是,他骑着大金鹿自行车把媳妇接了回来。大门两侧,贴的是他自己连编带写的婚联:
剃头匠移风易俗迎仙女;
打渔郎破旧立新娶娇娘。
这副对联不很工整,上下联基本合掌,但还是很快传了出去。于是,乡亲们写春联、喜联、寿联,新房上梁什么的都找他编,找他写。因为他“能编能写”,第二年他被抽到小学校,当了民办教师。
1978年,郑德忱考上了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在班里他是班长。经他倡议,班里成立了“耕耘诗社”,开始系统研究诗词、楹联,并编印了《格律初探》的小册子。小册子的扉页上他题写了一副对联:
联手耕耘收硕果;
同窗砥砺绽奇葩。
1992年,辽阳市宏伟区举办新春征联大赛,出句是:
科技立区文明建区依法治区三曲高奏宏伟交响曲;
出句者是文化局长明春杰。当时宏伟区仅辖曙光一镇,于是他对了下句:
改革兴镇开放富镇以城带镇一图尽绘曙光锦绣图。
经评委一致同意,郑德忱的对句获一等奖。说来凑巧,1993年年初换届选举,明春杰升任人大副主任,分管文化。经明春杰推荐,郑德忱出任区文化局长。上任后,文化局每年都举办征联比赛,为宏伟区培养了一大批楹联爱好者。
多少个春秋冬夏,或皓月当空,或大雪纷飞、或赤日炎炎,朔风凛凛,郑德忱都在简陋的斗室里埋首耕耘。能有今日成就,郑德忱的艺术之旅同样经历了三种境界,那便是独上高楼后的不懈追求,衣带渐宽中的持续坚持,终换来蓦然回首的灯火辉煌。
熬过十载枯灯,郑德忱的技艺与年龄一同增长,心胸与天地渐相融合。
25年来,重阳诗社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中华传统诗词、楹联为己任,坚持自编教材,先后编写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楹联知识入门》、《闲侃对联》(郑德忱主编)等三部教材。
多年来,郑德忱带领诗社坚持开展创作并举办楹联大赛、吟咏、讲座、展览、采风等活动。做到年年有大赛,月月有活动,每周上一次课。楹联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
自1990年以来,宏伟区每年春节都举办对联迎春笔会,培养了大批楹联高手和爱好者。宏伟区诗词楹联协会经常参与地区重大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1993年郑德忱任文化局长始,每年都组织书法家到农村为农民写春联。2000年是农历龙年,编写了《龙年百联赞曙光》送到农村。2010年是虎年,协助区有关部门举办了“盛世中华,魅力宏伟”大型灯会郑德忱为灯会撰联17副。2012年,联系区纪检、文化等有关部门在龙石景区巨石上刻写“廉政楹联”10余副。2013年,山海关总兵府复建竣工,在商品一条街悬挂的总共11副对联中重阳诗社的联友作品占8副2014年是农历马年,编写了《马年红对送农家》送到农村又在荟萃湖、青年湖、龙泽小区、龙源小区等处集中刻写、悬挂楹联30余副。以在青年湖的十三柱联(一上十二下)、龙泽小区的九柱联(一上八下)最引人注目。2015年,举办了宏伟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词楹联大赛。
眼下,2016年迎春送春联活动开始了,今年的主题是“金猴献果农家乐”。已近古稀之年的郑德正迎着朔风,走进漫天飞雪,笑盈盈地为农家送去春联,送去对来年最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