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 浩
关于同题小说与想象力
⊙ 文 / 李 浩
虚构是古老的。文学的最初具有强烈的虚构性质,无论是《山海经》《周书》《荷马史诗》及古希腊戏剧,虚构根深蒂固,其合理性不辩自明,不容置疑。正如,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强调文学是记忆、生活、历史片段、阅读中得来的材料以及幻想和梦的结合体;纳博科夫则认为,好的小说都是好神话,大作家本质上是“大魔法师”;而巴尔加斯·略萨更为坚决,他说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说谎者”,文学本质上是在说谎,虽然在说谎的过程中道出的恰是我们一向“遮遮掩掩的真情”。——我们看到,作家们以各自个性的方式强调了文学(尤其是小说)的虚构功能,强调了“想象”在文学中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一个伟大的作家会轻视想象,反而他们会强调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诞生地”,由此,艺术得以获得生长。
然而,在今天,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或者说那种模仿生活、复制生活,甚至低于生活的现实主义成了许多作家的创作原则,中国小说原创力匮乏与中国文学缺乏想象力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以致有作家与批评家不得不重新为虚构和幻想辩解,以致对虚构的捍卫与强调变成了一个现代性话题。当然,我们强调虚构和幻想时可能更多地强调“虚构的魔法”和“再造一个不一样的彼岸世界”的创造感。——在这里,我也希望对貌似“模仿着生活”的那类小说中的“想象”成分进行强调。比如说,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也有想象,否则,那个小职员不会有那么多的“套子”套在身上。这仅仅是一个例子。从生活到小说自然会“经历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动”。变动,变动的方法,就归属于想象力的一种。——我想,《青年文学》杂志设置这样一个栏目,将“想象力”进行如此醒目的强调,本意大约是表达对已经前呈的现代性想象的重视,大约是表达对作家“再造一个更有魅力和陌生感的世界”的强调,当然似乎也表达了时下写作沉溺现实、匮乏想象力的不满。这,是我的个人猜度。
应《青年文学》编辑陈集益先生的“要求”,我们河北五位写作者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会飞的父亲》的同题小说,作为这一栏目的开始。而且规定在完成作品之前,我们不许相互沟通创作内容,于是我们会暗暗猜测“别人会写下什么”,然后“调整”自己不与“他者”趋同,这个创作过程本身就充满想象力,当然更是对写作者想象力的考验。正如,“会飞的父亲”必须要学习“飞翔”而且“飞得起来”。它很有趣。我和另四位同行愿意接受这一考验。在这五篇同题小说中,读者既可查看我们五位写作者想象力的不同和对想象力的不同理解,也可见写作者在想象力运用上的差异以及“再造真实”的区别……我不知道我们的写作是否合乎陈集益先生要求的“想象”,它们有待检验。总之,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不同的“会飞的父亲”吧。
(补充说明:我在此次以“会飞的父亲”为题的写作中,先后写了两篇风格不同的《会飞的父亲》,另一篇将在另一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