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诚
当今我们缺什么?
文/言诚
人老,思想没老;身退,责任没退。几个老友喝茶聊天,免不了谈天说地。忽然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当今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显然,弱势群体除外,当今一般人缺少的不是住房、存款、私家车、自驾游、朋友聚餐、运动休闲,那么,最缺少的是什么呢?大家的话题最后不约而同集中到一点上,认为最缺的是社会公德。正是社会公德的缺失,带来了人们的一系列的不顺眼,不开心,不得劲,影响了生活质量,冲淡了生活热情。
这个话题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的说起网上新闻。民政部首批公布203家“山寨社团”。其中有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华医学研究会、中国公益总会等等。这些山寨协会、总会、研究会,听起来个个冠冕堂皇,权威可靠,实际上都是子虚乌有,骗人把戏。在“山寨社团”周围,滋生着各种或隐或显的产业链,从民间刮取了大量钱财。这些产业链是否违法姑且不论,但起码是有违道德,有欺诈行为。
有的说起亲身经历。在公交车上,一个74岁的老朋友,给一个白发苍苍、看上去比自己老的老奶奶让了座。一问,老奶奶70岁,还是自己的“小阿妹”。引得乘客“哄车大笑”,连驾驶员也笑起来了。而车上的爱心座位全被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小青年“占领”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好像特别好,即使看到老人站在身边两腿打晃,也“面不改色心不跳”,“我自岿然不动”。如今公交车上少年决不让座现象司空见惯,老人让老人反而蔚然成风。
有的说起小区见闻。某小区一中老年级别男子心仪一位音乐界妙龄女子,为拉近感情距离,补上音乐“短板”,下定决心学钢琴,吹葫芦丝,打架子鼓,激情上来时,还引吭高歌一曲,把小区弄得像个“音乐学院”。邻居苦不堪言。有人向他提出批评,他表面上虚心接受,但就是“死不悔改”。难道是爱情的力量太强大了?
有的说起社会消息。某乡镇一个70多岁的老人被汽车撞倒,当场腿摔断了,头摔残了,只有心脏还有微弱跳动,到医院急救无效死亡。这明摆着是一场车祸,可有“靠山”的车主却说老人是脑梗自己跌倒,要做司法鉴定,结果两个月才能出来。这个可怜的老人无法入土为安,只能冰冻在殡仪馆里等待“宣判”。
这一件件,一桩桩,没完没了。有些情节之恶劣不能不让人想起作家马德的话语,“有人无理到理直气壮”。想起“民族魂”鲁迅的愤慨:“有时我真怀疑自己是否活在人间。”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是社会主义国度,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故乡。为什么社会公德会“滑坡”到如此地步?我们岂能无动于衷,岂能不思不想?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一般很容易想到教育问题,教育的作用固然不可漠视,但我们从出生到上学,从工作到退休,受到的传统的、现代的、国外的教育还少吗?
反复思索之中,我想到还是法治缺乏的问题。
可喜的是,我们在法制建设上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我们已经知道了法制的重要,我们已经用法律在捍卫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还要迈出第二步、第三步,使法制建设这个宏大的社会工程不断完善,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弥漫着法制的空气。没有的法律空白,我们要填补起来,已经有的法律,我们要在实践中细化。倘若我们也能像一些国家一样,自家门前的雪不扫,有人在门前摔倒了,要上法庭吃官司;把小孩单独放在私家车上两小时,父母就要失去抚养权;在动物园用杂物乱砸动物违法。在一些庄严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违法,法律无处不在,真正“天网恢恢”,到那时,我想我们的社会公德自然会有大幅度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