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荣
摘 要:香榧是榧树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 不仅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可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生态景观效益。为能更好的利用香榧并促进其迅速发展,对香榧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香榧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为红豆杉科(TAXACEAE)榧树属(Torreya)常绿植物[1],是榧树中经人工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仅产于浙江省会稽山区的嵊州、诸暨、东阳、绍兴、磐安、等地,其中诸暨为全国香榧主要商品基地,其数量最多。
香榧不仅树姿优美,四季常青,可改善自然景观和生态条件外,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黎章矩等人对香榧种子成分进行分析时发现,香榧种仁中含有丰富的烟酸与叶酸,其含量高于一般的干果;同时含有19种矿物元素,17种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是名副其实的保健干果[2]。由于香榧具有很高的可食用性与其独特的风味,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再加上香榧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成为了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
一、香榧产业的发展现状
香榧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明万历时《嵊县志》对细榧就有记载,在诸暨、绍兴的群众就称香榧为细榧,因此,《嵊县志》中记载细榧很有可能就是指现在的香榧,而在诸暨,香榧至少有1200余年以上的人工栽培历史。20世纪20年代对香榧的产量有了正规的统计数字,此后随着香榧价值的升高,香榧管理的加强,60年代开始其产业化开始被慢慢的推广,初期由于香榧繁殖技术不高,繁殖系数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苗木生长慢等原因,在加上其雄株缺乏,树龄老化,加工技术的不规范,使得正宗的香榧产量长期徘徊不前,阻碍了香榧产业化的发展[3]。
为了更好的发展香榧,很多学者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更近一步的推动了香榧产业化的发展。如今,国际市场上的干水果竞争日益激烈,受香榧高收益及巨大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影响,企业和农户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主产区的加工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且逐年做大,有的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在上级部门的立项扶持和重视下,截至2008年收集、保存榧树和香榧种质资源近1000份,选出优良品种8个,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打破了香榧单一品种打天下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榧子品种,为良种繁育推广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使得种苗生产形成规模,香榧面积逐年增加,促进基地建设迅速发展。目前已基本突破造林关键技术,而造林关键技术室影响香榧栽培和发展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4]。
除此之外,香榧老林管理趋向规范化,加工企业逐年加大,香榧品牌的意识在提高,随着政府立项扶持在深化,科研项目逐年细化,以及高层次的统一管理的深化香榧产业化的措施,使得香榧文化在逐年浓厚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诸暨市作为全国商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在香榧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当地对香榧的管理力度不够,尚未有一个相对权威、集中管理的机构。为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在诸暨市于2003年成立,管理着日常事务,制定政策,指导发展,学术研究,基金运作,为日后继续保持香榧领先地位打下雄厚的人才子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香榧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香榧造林成活率低
根据新造林地调查:2003年在诸暨10月份验收的493hm2的新造林地,其苗木成活率仅达到35.7%,为最低成活率年份,究其原因,首先是受到了同年七月至九月的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其次是未做到适地适树。根据最近的新造林地调查,新路湾镇胡家村65户,2014年种植面积6 hm2,成活率调查结果为78. 83%,可见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香榧苗木成活率已有所上升,但成活率依旧较低,仍有待进一步加强[5]。
(二)抚育管理措施不善
根据对造林7a 以上林地调查发现:香榧从造林到初产期一般需 10 a 左右时间 ( 不含苗龄),没有收益。因此在后期香榧幼体的管理环节中,林农往往信心不足,导致香榧幼林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诸暨市很多林农,在高温干旱的季节中,往往不遮盖荫网、不施放保湿剂、盖草等抗旱措施的香榧林地有122.2 hm2,其中4.1%的新造林地,成活率仅有30.0%;因施用肥料种类、数量和方法的不当而使24.7 hm2 占 0.8%的新造林地的香榧其成活率仅为 19.4%。
(三)造林保存率低
香榧造林前期投入较大,产出时间较长,回报较慢,林农资金有限,造林保存率难以保证,在金竹镇王村村,2009 年种植的 18 hm2香榧嫁接苗,由于不是林下套种,香榧幼龄阶段因耐荫性特别明显,由于没有做好适当蔽荫的措施,结果造林保存率只有 47. 49%。
三、应对措施
(一)加强抚育管理
香榧的抚育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抗旱保湿、修枝授粉与保花保果,其管理重点是施肥、除草和遮荫,抚育管理的关键是抗旱保苗[6]。除了做好幼林抚育,提高成活率外,在成林抚育方面还应合理施肥,做好保花保果措施。如4月上中旬宜采集花粉,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香榧授粉率,同时在4月中旬至五月下旬做好保花保果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经研究发现,浙江省香榧害虫55种,病害有五种,即香榧疫病、香榧紫色根腐病、香榧细菌性褐腐病、香榧苗木立枯病和香榧绿藻,吾中良[7]等人已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采用立体套种模式
因香榧种后投产期常,期间抚育管理投入大,因此可在香榧林地中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增加香榧林地产前期的经济收益,走以短养长的立体栽培之路。幼林香榧园套种山稻不仅解决了幼林香榧园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改善了香榧的生长环境,减轻了幼林香榧园的草害,还提高了香榧幼林期的土地利用率,并通过稻草还田,改善了香榧园的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同时还能以短养长,减轻幼林香榧园的管理负担,增加榧农收入。(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参考文献:
[1] 庄观山.香榧嫁接苗培育与低产林管理[J].园艺与种苗,2012(10):9—12.
[2] 黎章矩,骆成方,程晓建,等.香榧种子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5):540—544.
[3] 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4] 程晓建,黎章矩,陈建新.香榧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8,35(4):49—52.
[5] 黄爱华,毛培坚,唐昌贻.对香榧营造林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4):56—57.
[6] 翁仲源,斯培力,蔡天军.香榧新造林地抚育管理和发展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9(5):53-60.
[7] 吾中良,徐志宏,陈秀龙,等.香榧病虫害种类及主要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2(5):5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