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旭
摘 要:随着真人秀节目在荧屏网络上的火爆,主题形式各异的真人秀节目逐渐映入观众眼帘,据统计显示,除了《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极限挑战》等节目继续播出之外仍将有近40挡新的节目即将播出。多档节目内容形式大同小异,以明星为看点加以竞赛环节成为近期真人秀节目的基本模式。如此表现无利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就此现象本文将从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原因、改进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真人秀;同质化;内容创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电视节目中的真人秀,是参与者要在规定的情景中,为了某一个目的,按规则所进行的竞赛活动。[1]所以,真人秀节目一般是指相关电视媒体及制作方设置一定的特殊情境加以比赛任务,并选择符合节目要求的素人或明星,使用摄像机录制其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并通过剪辑制作出的电视节目。现如今几档真人秀节目霸屏成为收视冠军,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丰厚的广告回报,使得多家媒体电视台制作公司纷纷效仿,多档真人秀节目陆续登场,导致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同质化是指在同一类型中的不同品牌的物品在外观内容等方面相互模仿具有相同现象。国内现在的真人秀节目从节目名称、节目类型、内容题材、游戏设置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同质化现象。
一、真人秀节目同质化表现
真人秀节目出现时间较早,但近两年火爆银屏。它吸引的广告商、收视群体的数量都飞速增长,眼红的节目制作方就开始依葫芦画瓢进行“复制”。
(一)节目名称
响亮的名字会帮助一个节目一炮而响,巧妙的名字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名字对于一档节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电视传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电视节目如此之多,根据先入为主的竞争原则,观众很容易记得最先看的节目名称。而相近的节目名称也带给观众一些迷茫和误会。《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我们约会吧》、《我们相爱吧》、《我们结婚了》等节目名称偶尔会使观众摸不着头脑将节目内容进行混淆。
(二)内容设置
许多真人秀节目的内容设置都极其相似。如相亲类节目《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极其相似的男女嘉宾的出场方式,心动女生的选择和最匹配女生的名字虽然不同,但差别不大,灭灯环节都是从女嘉宾对男嘉宾第一印象的灭灯再到后来权力反转然后请出心动女生或最匹配女生,内容的相似性使节目有了替代性,看哪个都可以。明星竞赛类真人秀节目,从《我是歌手》的引进到《欢乐喜剧人》的原创,能看出不同类型竞赛项目中赛制的相似性。户外竞技类体验类节目也都是以闯关或做任务的形式为主,成功后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或下一环节的提示,失败则惩罚等。
(三)嘉宾选取
在人物设置方面从早期以素人为主到现如今多选用明星做嘉宾,节目尝到了明星效应的甜头。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明星的粉丝就是潜在的收视率。各类真人秀节目常设置6-8个常驻明星嘉宾,有些节目甚至多达10几个,明星选取大多是由当红小鲜肉、人气歌手及实力演员或者是搞怪艺人组成的。通过明星的光环效应,节目可以提前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从节目策划、节目制作到节目播出,明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粉丝的心。而网络媒体上,节目相关的热门话题总能在节目播出前后出现在微博话题的排行榜、搜索榜的前列。每一档节目中成群体性的嘉宾无疑为节目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广告商、投资商也会随之而来。例如《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播时,由于节目类型的在国内属于首见,许多明星家庭不敢轻易尝试,而广告商也纷纷望而却步,可随着它的热播,第二季《爸爸去哪儿》所收取的广告费、赞助费、冠名费比之第一季来说高达数倍,明星嘉宾也不再犹豫,加入了“爸爸+孩子”组合模式的大家庭。在之前其实也有类似的亲子节目《饭没了秀》在省级卫视播出,但是反响平平,主要是因为节目所邀请的嘉宾都是草根素人,无法引起更广泛受众的关注,因此影响力不大。所以明星作为真人秀节目的嘉宾也是节目成功的一大因素。除此以外,一个明星参与多档节目的情形屡见不鲜。“跨界”成为了现下流行的趋势。一个演员可以唱歌、跳舞、演小品相声,再参加几档户外竞技类节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不可否认,明星的参与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新鲜感和娱乐感,并可以满足受众对于明星真实生活状态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大量重复性的节目嘉宾和节目内容,迟早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四)主题类型
在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真人秀节目均有扎堆现象。最早模仿国外优秀节目所制作的唱歌选秀节目大行其道,成为了素人成名的一条便利通道,几年内外国引进的各种歌唱节目就扎堆出现。当《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两档相亲类节目风靡时,类似的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线,除了省级上星卫视的主推栏目以外,地级市的“相亲”舞台也一个一个搭建起来。户外体验类的真人秀节目更是近期的收视冠军。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极速前进》为代表的优秀的节目各有各的闪光点,成为了别的节目学习的楷模。但节目主题较为类似,其他新的节目又缺乏创新,使得节目成为了不同外衣包装下的“兄弟”。
二、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原因
(一)节目引进扎堆严重
欧美、韩国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火爆现象,引发了电视节目引进模式的热潮。各大电视媒体迎来综艺PK战,电视台逐渐与“电视剧为王”的理念告别,而综艺节目站上了主力位置,成为决定一家电视媒体在各大省级卫视脱颖而出的关键。央视也相继引进了《幸运52》《谢天谢地你来啦》《喜乐街》《为你而战》的国外原版节目《GO BINGO》《Thank God Youre Here》《Schiller Street》《You Deserve It》等节目。各大卫视的综艺王牌节目,均属于电视节目引进模式。2013年曾被称为“版权引进年”,在当年,细数我国的电视节目,属于引进模式的节目总数将近30档,其中多半数都属于真人秀节目。而国外引进的电视节目在经过本土化的制作后,能被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节目也不过四五档。而之后几年节目引进现象依然火热,甚至出现了几家电视台争抢一档节目的现象。引进节目模式成为了制作公司和电视媒体制作电视节目的重要方法,而原创节目制作模式受到冷落。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广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其中除了要求提高晚间时段自主原创节目播出比重以外,还要求“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年在19:30-22:30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年新播出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第一年不得在19:30-22:30之间播出”,同时“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内只播出一季”。
(二)成功节目的利益诱惑
自从《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陆续出现在各大一线省级卫视的电视荧屏上,获得良好口碑和收视热潮,其他卫视媒体也不甘示弱,相同类型的节目接连登场,出现在受众眼前,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成功真人秀节目所带来的丰厚的利益回报。
在近年来,电视媒体逐步走入了商业市场化,我国传媒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决定电视节目孰优孰劣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所有电视媒体最看重的收视率,高收视率带来高回报,因此广告费也可源源不断、竞价比高。就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一档节目的冠名费就高达3亿,加上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收入,一档节目当年广告收益高达3.4亿。而湖南卫视其它几档王牌节目的广告收益也都在4亿之上。而湖南卫视的有力竞争对手——浙江卫视,同样凭借《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回来了》获得上亿的广告收益。如此表现不免另其他省级卫视“眼红”。引进之后的成功带来更高的收视率,而国内本就缺乏创新的电视样态在此环境下,就开始进行借鉴,而借鉴呼声高、收视佳的节目无疑是制作节目的便捷途径。各电视台对娱乐节目都加大了投入,“山寨”现象就反复出现。一些制作公司和电视台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开始抄袭复制别人的成果。而有了收视率,就有了广告投资;有了广告投资,最终才有经济收益。
(三)制作团队的创新缺失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大力推广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就是对于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加强自主创新进行明确的指示。我国的电视媒体机构存在过于依赖境外引进节目模式,原创节目比例较小同时精品不多、影响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一些节目取得成功,大量的复制形成了固定的节目模式。节目模式的呈现形态多为依照其内容执行即可对某一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复制的制作手册,通称为“制作宝典”(Format Bible)。通过形成“制作宝典”,节目模式获得了固定的形态,从而与一般的节目构想和创意区别开来。[2]
创新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原本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而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却经常忽视这一成功的关键要素。而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坐享其成。模仿是一种快速成功的方法,回报速度快,制作节目风险小,在之前成功节目的基础上完成任务即可。尤其是一些三级卫视,遵循他们的生存法则进行“搅局”。西南某卫视节目研发中心的程先生笑称:“上位嘛,得瞅机会。但有的小卫视的确有着‘搅局心态,什么类型火他们就抄那种类型,一线卫视播亲子,他们播亲子,一线卫视打造户外真人秀他们也推类似节目。就算不能与此抗衡,至少一定程度分流观众群。同时宣传抱大腿,播放形式再与同地位卫视抱团取暖。”[3]缺乏创意的节目一时可能搭一阵“顺风车”,但绝不会长久。国内的综艺节目虽然有了新的变革,登上综艺舞台,但是却缺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开放和先进的制作观念。
(四)迫切的市场需求
我国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相对较晚,基础十分薄弱。而庞大的收视群体的观看需求迫使其必须快速发展起来。电视真人秀节精准的目标群体定位,为广大电视受众带来了文化、娱乐方面的满足。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有些更不上队的媒体制作团队,就选择了抄袭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本土原创电视节目的制作条件、创意空间、创新资源。
同质化对电视节目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想象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电视节目形式内容类似,时间长了会带来审美疲劳。而节目内容的单一,对观众需求的满足集中在单一的层面,很容易造成某类信息传播过量,形成低效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原有的收视率以及节目中所有的益处都会大幅度降低,广告额度也会随之减少。电视节目的创作若要避免陷入同质化,就需要克服上述同质化原因,找寻突破点,以创新、本土化、整合等方式为手段,制作具有中国化标志的电视节目。无需害怕模仿,最关键的是如何模仿。模仿是学习的开端,但并不是结束,尤其是一味照抄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极其不利于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是应该杜绝的行为。节目制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环境面貌、人文特色等方面进行思考,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根据媒体自身情况进行“定位”,多方面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同时还要注意舆论引导的正确性,生产“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才是我们该努力的方向。当然,追求完善的实践过程难免曲折,但对于发觉的问题和原因还需直面应对,才能精益求精。现如今原创自制节目也逐渐增多,网络综艺节目的出现大大提高原创节目的比例。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是我国相对缺失的一个问题。只有加大国内版权保护的意识和规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抄袭带来的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兰.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构成元素分析——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今传媒》, 2015(4):71-72
[2] 李星儒.真人秀节目:狂欢下的冷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37-41
[3] 腾讯网.卫视疯了?200档真人秀抢黄金档[EB/OL]http://ent.qq.com/original/crazy/zongyiqianzhan2015.html tu_biz=1.33.1.0&tu_p=5&tu_b=0,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