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
摘 要: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家的创新能力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又与创业紧密相关,而创新与创业都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得以最好的结合与体现,所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青年大学生们进行创业创新,少不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帮助,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对策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现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我国的改革开放计划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已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相应的我国社会的组成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那么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那?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提出创新是重点,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个体已成为重要产业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份子。创业正在从一开始的个体慢慢走向集体化。推动大众创业、集体创新,就是鼓励现实中的我们每个人进行各方面的创新。
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出的时代背景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就是为未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寻找一个新的发展动力和和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这种方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理论,也就是要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基础上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目标,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保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依靠知识的运用,然后把它变为现实生产力,同时也要考虑科技的因素以及生产效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就符合了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和事物发展规律。
其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符合当前资本主义危机频繁发生,造成重大损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的国际现实。从08年的金融风暴到现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事实证明,全球经济要想实现稳定复苏和未来的快速、持续增长,还是需要发市场的活力和个人创业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常常讲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说到底也就是创新的重要时期。在个人、大众积极参与创新的高潮下,推动21世纪新的科技革命,从而实现全球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也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危机发生后,许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并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如欧盟的“2020创业行动计划”,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法国的青年挑战计划,美国2011年启动“创业美国”计划,日本则通过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来培养创新、创业的师资团体。作为国际大国的中国,必须要在全球经济复苏增长的这一重要过程中鼓励创新,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不仅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在新常态下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新常态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方向和趋势动力十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维的提出更使这一点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创业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即是使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战略。
1、万众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通过协同社会各界组织、团体及个人形成社会创新效应,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使各种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形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能,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魅力所在。
2、大众创业带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实践证明,中等收入之所以沦为“陷阱”,其实质就在于没有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万众创业,结果就会使经济结构陷入困难的局面,青年失业、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等现象由此产生。反之,就说明必须在万众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大众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转型。因为目前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爬坡过坎,增速放慢,急需新的增长动力,而大学生又是最具活力的一个群体,让他们通过创新实现创业,带动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使中国经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经济体。
(二)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相互影响,协同发展
1、万众创新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通过各种创新,可以为创业者和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2、大众创业推动万众创新
众多的创新成果,需要通过大众创业来检验。来源于创业的实践与经验是创新点产生的源泉。这源泉的来源于众多创业者的积极实践与探索的成果。基于这一点来说,大众创业即是万众创新的实践者和探索者,也是创新的源泉。因此我们即需要万众创新,同时也需要大众创业;总而言之,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相互促进,三者之间缺一不可,所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发展谋略,也是一种生产的变革。谁也没有预想到,多年前快递员,在当今中国人群中不可或缺的人群之一。这个变化告诉我们: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创业和创新可以大有可为!当今时代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一个好的舞台,因此要在创业中善于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创业。
三、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环境
1、大学生实现创业创新,良好环境是基础
中央新一轮改革方案提出了简政放权的政策,这使之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变成了起决定新作用,这一政策的提出,切实的激活了市场。决不能让一些由权利形成的壁垒堵住了青年创业者们进行创新创业的道路。各级政府需以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从而促进市场换发活力。与此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为青年创业者们提供高效、公正的服务要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在今后工作的重点。还要进一步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同时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使得各类主体公平竞争。另外,各级政府制定各种帮扶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2、大学生创业创新,平台保障是关键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上的限制,社会资源上的匮乏,都是限制他们发展的阻力。这时,为他们搭建一个专门适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因为通过政府的平台搭建,资金上放宽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融资渠道,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其次,通过搭建平台,整合了社会各方资源,让社会共容易关注到大学生创业这个群体,畅通的大学生与社会进行直接沟通的渠道,使他们的创新想法第一时间得到社会的检验,形成成果时间缩短,解决了青年大学生们的后顾之忧。总之,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特点,政府需要不断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保障创业创新平台的长效可行。
(二)高校加强重视,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大本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抓住机遇,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重要研究科目,实现教育创新,培养新行创新人才。
1、转变教学方式
学校在传递知识的同事,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认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实践方面的内容,让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坚决避免课程的表面工程和实际与规划不同的现象,加强创新创业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师生结构,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可以引入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是学生在理解和实践创新创业上更加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提高看学生的理解力和兴趣度。让学校与社会的平台搭建长效可行,完善实践途径,利用多种方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学生、学校和社会这三者紧密结合。
2、提供可靠支持
大学生群体虽然具有年轻的活力与创业的激情,但毕竟社会经历缺乏,有时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与解读,碰壁的几率也会加大。然而,学校应提前认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成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培训班等机构,具体欠缺的部分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比如,在政策上,可以向哈佛、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建立弹性学制或者休学制度,要创业的学生制定良好的政策,制定灵活的规章制度,从而真正免除大学生“创客”的后顾之忧。
(三)转变思维,实现自我突破
创业不仅是为了赚钱,它更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让自己的价值在社会能得到体现,是每个人毕生所追求的,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的自己长远所追求的目标。赚钱本身没有错,但它容易使人变得浮躁,肤浅,大学生正值拼搏的好时机,所以一定要保持冷静,稳扎稳打,一定不能盲目。我们提倡为大学生提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降低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失败的可能,事实上,成功与失败和平台建立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是缩短了那些本来就应该成功的大学生的成功时间,为他们扫清障碍,但这绝对和自身本来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大学生们一定要保持清醒,深刻分析自身能力,加之勤奋的锻炼与学习,最重要是自身能力的高低,不能过分依赖平台和政策。另外,大学生要转变思想。“创客”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团队的带头人,团队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不可或缺的,应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找准切入口,最大化自己的价值,才是创业者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与客户的沟通越来越便捷,大学生创业者开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客户的依赖,通过不断改进服务理念,为达到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改进自己;另一个就是对技术的依赖,通过不断专业技术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为人们提供不一样的用户体验,吸引更多的客户。其实两者的处发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得到市场的认可。大学生创业者们不管走的那条道路,都一定要开拓视野,从细节着手,不断创新,不懈坚持。
四、结语
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创新,经济的持续需要更多人创业。创新创业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双保障,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方针。降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门槛,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创新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发挥,为社会形成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带动社会正能量的形成。对大学生而言,要把握住机会,更要勇于面对挑战,理论与实践向结合,不断突破自己,灵活思维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班快车,一定能使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希望大学生们把握住时代的潮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5期.
[2] 刘艳增.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陈淑萍.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5期.
[4] 唐嘉芳.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年29期.
[5] 高国俊.选择与升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实现的路径分析及支撑要件[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03期.